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教书”与“育人”有机融合的行动路径: 基于课程思政的视角.docx
文件大小:26.16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5-20
总字数:约7.52千字
文档摘要

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教书”与“育人”有机融合的行动路径:基于课程思政的视角

摘要:在专业课教学中实现“教书”与“育人”有机融合是职业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在此过程中课程思政理念可为“教书”与“育人”有机融合提供方向指引。为此,有必要分析“教书”与“育人”有机融合的形成逻辑;从制定指导性实施意见、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制(修)订课程标准四个环节,构建起“教书”与“育人”有机融合的基本框架;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呈现、教学方法的创新、循证教学的实施等四个方面,厘清“教书”与“育人”有机融合的操作要义;通过构建评价反馈体系,促进“教书”与“育人”有机融合的内驱机制。

关键词:课程思政;专业课教学;教书;育人;有机融合

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教育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教书”与“育人”是教育活动的双重维度,“教书”以知识传授为核心,通过系统化的学科教学,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培养专业技能与认知能力,体现教育的工具性价值;“育人”则着眼于人格塑造,通过价值引导、品德培养和情感陶冶,促进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社会责任感和精神境界,彰显教育的本体性价值。两者相辅相成,知识传递为精神成长奠基,品德培育为知识运用导航。真正的教育应超越单纯的知识灌输,在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在师生互动中实现智慧启迪,最终达成知识习得与人格完善的有机统一。而课程思政理念又为在专业课教学实践中实现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路径指引。

一、课程思政理念下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教书”与“育人”有机融合的形成逻辑

(一)时代逻辑:职业教育服务于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

当前,产业转型升级与人工智能技术革命交织,新时代要求技术技能人才既要具备掌握先进生产技术的生存能力,更需筑牢职业伦理与工匠精神的价值底座。职业院校将“立德树人”贯穿于专业教学的全过程,需要通过课程思政重构技能训练的育人维度,如在智能制造课程中植入科技伦理思辨,于电商实训中强化诚信经营意识,借非遗技艺传承厚植文化自信等,使“岗课赛证”融合体系同步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这种实践既回应了“培养什么人”的根本命题,又以“三全育人”创新破解了传统职教“重技轻德”的困境,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兼具精湛技艺与职业信仰的“新质劳动者”,充分彰显了职业教育类型化改革的中国智慧。

(二)理论逻辑: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在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中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融合,其理论逻辑植根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充分强调了劳动实践与教育的内在统一性。职业教育作为与产业实践结合最紧密的教育类型,在专业教学中将技能训练与价值塑造相融合,本质上是对“劳动解放人”命题的具象化,通过课程思政重构知识技能的伦理维度,使机床操作蕴含工匠精神、编程代码传递创新伦理、账务核算蕴含诚信品质,打破了传统职业教育中“技术理性”与“人文价值”的割裂。这种实践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消除“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对立”的思想精髓,又通过产教融合新形态发展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时代内涵,使专业课堂成为培育兼具实践能力与职业信仰的“完整的人”的实践场域。

(三)实践逻辑:职业院校构建协同育人模式的必然要求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职业院校履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育人已成为职业院校培养人、塑造人、涵养人的重要途径。专业课教师要扛起“立德树人”责任担当,不同专业有其专业特点与要求,要充分挖掘蕴含专业课程中的思政育人元素,并有机融入专业知识教学中,在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升品德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二、课程思政理念下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教书”与“育人”有机融合的框架构建

(一)制定指导性意见

制定指导性意见是课程思政理念下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教书”与“育人”有机融合的行动指南。为此,职业院校应立足类型教育战略定位,构建“党委统筹—院系协同—专业落地”三级联动机制,研制分层递进、分类施策、分阶达成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案,通过建立课程思政建设委员会,创新“目标导向—标准引领—资源支撑—评价反馈”四维协同运行体系,实现教书育人融合发展的制度化建构。为此,职业院校要重点打造“思政元素库—专业课程群—教学创新坊”三位一体的实施路径,运用数字化手段建立课程思政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的映射矩阵,确保价值引领与技术赋能同频共振。

(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是课程思政理念下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教书”与“育人”有机融合的目标导向。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