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作文“我愿意,我应当,我能够”升格导写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写作。(60分)
立身处世有人倾向于“我愿意”,有人思考的是“我能够”,有人注重的是“我应当”。你
对此有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结合自己学习与生活的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800字。
病文呈现:
以“我”之姿,顺势而为
(标题并没有做到紧扣题目,落实写作任务,应稍加修改。)
一考生
飘浮一世,短暂一生,有人觉得只有“我愿意”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有人觉得“我能够”
才能让梦想成为现实,有人觉得“我应当”才能活出人生的价值,各有各的道理。依我之见,不
管是“我愿意”“我能够”,还是“我应当”,都应以“我”之姿,顺势而为。(紧扣修改的标
题进行修改论点,这样才能使观点更鲜明突出。)
“我愿意”才能让“我能够”拥有足够的动力。虽然说,“我能够”才能让梦想成为现实,
但是自己有能力可以做到,还需要“我愿意”,让“我能够”更具有主观驱动力。正如钟芳蓉愿
意去读北大的考古系,前提是她可以选择去读,她愿意去敦煌研究所工作,前提同样是她能应聘
上。所以,正是她的“我愿意”,让“我能够”更具有目的性。所以,当我们要过上自己愿意过
上的一生时,首先要问问自己是否“我能够”。因为王小波曾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
对自己无能的愤怒。”(在论证“我愿意”与“我能够”时逻辑不够缜密,应稍加修改。)
“我能够”才能让“我应当”拥有足够的底气。“我应当”可以是个人所必须承担的角色所
赋予我们身上的使命感,但是“我应当”的前提是“我能够”O如果我不能够,那么“我应当”
也只会成为一句空头口号。正如荆轲之所以会被委以重任去刺杀秦王,是因为他能够;颜真卿之
所以在高龄时还被派去平复安史之乱,是因为他能够;王亚平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第一位出舱的
女航天员,是因为她能够。如果他们都只是拥有“我应当”的担当与责任,却没有“我能够”的
能力与实力,那么相信再好的机会,他们都无法更好地践行自己的能力。所以,为了“我应当”,
我们更应该不断地自我锻炼,才能让“我能够”得以践行。
“我愿意”“我能够”“我应当”三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才能助力我们以更好的姿态,
助力时代之腾飞。如果我们把这三者拆开来看,很明显,单一的存在是不可能的,而且是不现实
的,唯有把三者联系起来,才能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蓝图,同时也能紧跟时代的节
奏,助力国家之昌盛,活出人生的价值与意义。(论证“我愿意”“我能够”“我应当”三者之
间的逻辑关系,阐释还不够到位,从而使论证不够具有说服力。)
躬逢盛世,作为新青年的我们,更要以“我愿意”的动力,以“我应当”的担当,从而践行
“我能够”的能力,以“我”之姿,顺势而为!
病因诊断:
纵观全文,文章思路清晰,结构完整。但是瑕疵也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
标题和论点不够紧扣题目,从而使观点不够鲜明突出,论证不够到位;二是第二段在论证“我愿
意”与“我能够”之间的逻辑关系,论证的思路不够清晰,并没有很好地落实写作任务;三是论
证“我愿意”“我能够”“我应当”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逻辑不够严谨,从而使论证不够具有
说服力,所以应进行修改。
升格建议:
升格这篇作文,重在三个方面:其一,紧扣题目要进行修改,使标题和观点都能紧扣题目
的写作要,这样才能使文章的观点更鲜明突出,逻辑更缜密;其二,论证时紧扣关键词进行论
证,并能理清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样才能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其三,紧扣标题的观点进
行阐释,进行多层面地分析与论证,才能使论证更全面。
以“我愿,我应,我能”,奋力前行
一考生
飘浮一世,短暂一生,有人觉得只有“我愿意”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有人觉得“我能够”
才能让梦想成为现实,有人觉得“我应当”才能活出人生的价值,各有各的道理。但是,依我之
见,应以“我愿,我应,我能”,奋力前行,才能格局全开,全身投入,拥有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