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中华,爱我长城作文,380字
篇1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明古国。在中国古代,无论是工艺品,建筑,还是美食方面,那都是一级品,就连外国人也赞不绝口。
谁说在南京的建筑都让人想到后深恶痛疾呢?高淳老街就是个例子。
一脚踏入老街,浓浓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几百年前的老街竟焕然一新。真不愧称得上是江苏省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再往里走,驻足而望这老街面貌:青瓦黑墙,飞檐翘角,配得上那精美木块而嵌上书法的牌匾,古朴而典雅!真正被称上“东方文明之缩影”和“古建筑的艺术宝库”非它莫属了!
老街的原名本叫正义街,辛亥革命胜利后又名为中山大街,日军侵占,革命胜利一直到了1982年才改为“中山大街”。可谓经历了几番周折,已有了900多年的它,依然精神抖擞。经明、清两代建设,形成了一条长800余米的商业街。用青石板铺成的路,凹凸不平,古色古香,别有一番韵味。整条街面颜色鲜艳,整齐美观,虽经历900多年风吹雨打,人形马压,但却依然坚固。这样的建筑多亏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付出,没有他们就没有历史,我不禁对他们产生了无限的敬意!
慢慢走前,会发现路边有许多小摊在卖特色美食,令人垂延欲滴呀!我不禁买了一盒米糕和一杯米酒,边吃边喝,软糯的米糕,香甜的米酒,在欣赏着风姿古朴,造型别致的皖南派风貌的房楼,酒楼里茶楼里的酒客茶客们的谈天,夕阳的光毫不保留的洒在整个街面上,我沉醉了其中,仿佛看到了古人们正辛辛苦苦的建设的情景……
高淳老街的建设少不了古人们,他们和这建筑,让我心生敬意!
篇2
时隔十年,当我再一次站在你的脚下,仰望你那蜿蜒、恢弘的威武之躯,对这守护了祖国千年历史的威武之地,又多了一份敬意。
我踏着大块的青石砖路一步步向上走去。脚下的很多砖块或边角残缺,或已风化成粉,是这沙沙的声响,在向我倾诉这里历史的沧桑。它经历了王朝的更迭,兴亡盛衰,如同一位慈祥的母亲,静静地看着他的儿女成长强大,而自己却在一旁默默守护着他,慢慢老去。
继续上行,风渐渐变大,深秋的凉风将我吹的精神一振,看着那裸露的砖石和越发凹凸不平的路面,头脑中萦绕着一个疑问:为什么长城能在数千年的风吹日晒中屹立不倒?我想,大概是我们的先民将他们的血肉之躯,背负的抵御外侮的历史责任一并铸进了这城垣中,就像它的身躯虽然曲折,却绵延万里,意志坚定地伸向远方,仿佛内里有种从未想过停止的信念。
渐渐,我已走的大汗淋漓了,加上太阳毫无遮拦的直射,对眼前漫漫长路有了些许畏惧。正当我想靠在城墙边上休息片刻时,头脑中突然闪现出一个四五岁孩子的身影,他几次从父母的怀抱中挣脱,迈着肉肉的短腿,手脚并用向上攀爬,摔倒了,继续挣扎着爬起来,没有哭闹,更没有低头放弃,而是一直朝向美丽的风景和远方。是的,这个小男孩就是第一次来长城的我。我从回忆中醒来,毫不犹豫地向着终点进发。
正午时分,当我终于抵达了长城最高处,走完长城八达岭段时,回望那整齐排列的烽火台,眺望着长城外的崇山峻岭,近观城墙内的满山红叶,心中是不尽的感慨和无限的敬意。
这次经历,长城——这座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观教会我很多。它用无声的行动、巍峨雄伟的姿态告诉我:人的一生会经历曲折,会经历风雨,但不管多艰苦、多危险,只要坚守心中的目标,毫不动摇,就会产生坚不可摧的伟大力量,就会永远屹立不倒。
篇3
长城,蜿蜒盘曲在万山中,叫人惊叹,令人膜拜,使人遐想。
我多次登上长城,每一次攀登都有不同的感受和思考。第一次攀登,我还是一个小学生,只有几岁吧,懵懵懂懂,嘻嘻哈哈,跟着爸爸妈妈一起爬上爬下,就是好玩而已,跟登山没有什么两样。不过,当我登上555米的时候,妈妈非要我下去不可,不准我接着登上去?因为很多人只在这里照相留念,前面有一道提示牌,写着一行字:前方危险,小心攀登。我们一家人就这样半途而废了,很不爽快。我们班的同学,好多人登上了好汉坡,他们还背诵毛泽东的诗词:不到长城非好汉。我被同学们讥笑为胆小鬼,很不爽。
第二次攀登的时候,跟爷爷奶奶一起,他们老态龙钟,走路比较吃力。我想登上好汉坡,怕是难上难,怎么办?我心生一计,他们不是经常给我讲长城的历史吗?我提出让他们给我讲历史,并保证认真倾听。两个老人听我这么一说,兴趣大增,两个人抢着讲故事给我听,我乐在其中。
长城不是秦始皇一个朝代修建的,而是很多朝代共建的,只不过是秦始皇命令把那些散乱的长城连接起来,编织成绵延万里的长城,中国北部江山才有了拱卫,所以才有南修五岭、北修万里长城之说。秦始皇对于统一全国,做了很多贡献,如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等。
我还是对有关长城的故事更感兴趣一些,希望他们不要再说秦始皇。这长城是怎么修建起来的,在那个落后的时代,老百姓吃都吃不怕,哪有力气来修建万里长城?这应该是外星人的杰作,外星人很厉害,有移山填的能力。修建个长的“根带”。那还不是举手之劳。
爷谷奶奶着急了,他们笑我想象力丰富,坚决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