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届考前作文专题系列第二期:好题+解析+金句速览+好句好段+名师下水+点拨支招+思路梳理).docx
文件大小:41.43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5-20
总字数:约1.27万字
文档摘要

2025届考前作文专题系列第二期:好题+解析+金句速览+好句好段+名师下水+点拨支招+思路梳理)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Ⅱ提到,学校教育中的AI足迹越来越多,给学生学习带来诸多影响。目前,有中学生借助AI帮助自己写作文;还有人声称,写作已经不是人类必须掌握的能力,完全可以交给AI。

对于这种现象,你怎么看?请结合你的生活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本题为读写结合类材料作文。?

材料的第一句话是大的背景,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确实越来越广泛,它为学生提供了许多便利。第二句话才是现象,中学生借助AI帮助写作,甚至人类不必要掌握写作能力。

首先,这种现象反映人们对写作的错误认识。写作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它涉及到思维的组织、情感的表达和创意的发挥。这些是AI目前难以完全模拟的人类特质。因此,即使AI可以帮助写作,人类仍然需要掌握写作技能,因为它是表达自我和沟通的重要方式。写作过程中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是AI难以替代的。这些能力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至关重要,需要通过实践和学习来培养。

其次,对中学生过度依赖AI写作的危害认识不足。AI可以作为辅助工具,帮助学生学习和提高写作技巧,但过度依赖可能会削弱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三,过度依赖AI写作,还会有潜在的道德和社会责任问题。比如学术不诚实和责任归属。

综上所述,写作时可联系自身生活,辩证思考AI技术对写作的影响,既看到AI技术对写作的帮助,也要看到AI技术对思考能力的削弱等问题,强调写作是个性化与创造性的行为。

【立意指导】

1、AI代替的是笔,而不是思想与情感

2、AI写作只能作为辅助工具

3、AI写作和传统写作并非零和博弈,而是兼容相济的

【偏题立意】

1、AI写作取代传统写作是大势所趋。(缺乏深度思考,简单武断偏激。)

2、科技与人文共舞。(偷换话题,扩大范围。材料中的核心话题是“AI写作能否取代人类写作”。)

3、AI写作的利弊。(材料涉及“AI写作”与“人类写作”的二元思辨关系,立意时,执其一端,孤立片面。)

【金句速览】

1、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2、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典论·论文》?

3、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钟嵘?

4、文学永远不会随着科学的进步而消亡,而且只能是每一次科学的进步都会给文学插上新的翅膀。——莫言?

5、由此“一键生成”的结果,大多是千篇一律、言之无物的“水货”,或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人民日报

6、“人”的领舞和“机”的伴舞,将会更加和谐、更为精彩。——人民日报

7、毋庸置疑,剧本创作的核心是人类编剧。——罗江春?

8、机器像人不可怕,怕的是人像机器一样思考。——库克?

【好句好段】

1、随着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快速更新迭代,人们手中的笔渐渐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敲击键盘的声音;伴着人工智能浪潮的袭来,敲击键盘的声音也慢慢变弱了,许多人更加乐于当“命令者”,让AI为自己一键写作。这种高效便捷的方式,似乎逐步掰弯了我们的“笔杆子”。

2、AI写作和传统写作并非零和博弈。尽管AI在生成文本、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确让人惊艳,但它无法完全获取传统写作者的情感体验、思想深度,以及洞察力、创造力,最重要的是,它无法真正洞悉写作者的经历。而文学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其情感的真实性,在于其能够触动人心,直指灵魂,引发共鸣,这正是AI写作所难以达到的。

3、写作不仅是为了传达信息,更是为了表达自我。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生命体验和世界观,这些都值得通过文字来表达和分享。人工智能或许能够模仿某种风格或模式,但它无法复制一个人的生平经历、情感变迁和个人见解。因此,即使在人工智能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写作,以此来确立自己的存在,记录自己的思考,与他人建立真正的情感联系。

4、正如海德格尔的名言:技术是人类的座驾——AI的出现为写作带来了技术革命,但就其本质,它只能是创作的工具而非主体。这不仅仅是AI本身的功能局限性,更是AI工具研发的初衷所决定的。

4、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已经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写作领域。AI能够快速地生成文章、新闻、甚至小说,使得信息产出变得前所未有的高效。然而,在这个AI盛行的时代,我们不禁要问:人类的写作才华是否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佳作展台】

AI写作,被常识撞了一下腰

(标题巧妙化用歌词,幽默风趣,明确表明观点。)

科技迭代,未来已来。除了洒扫庭除,上穷碧落下黄泉,人工智能的身影无处不在。2024年诺贝尔奖物理学奖、化学奖,也与人工智能有关。人工智能已然席卷天下,囊括万端。按理说,AI替人捉刀,也是小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