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作文导写:漫画作文“怀仁爱之心,善待万物”导写及升格
文题
【写作提示】
写漫画类作文,关键在于读懂漫画内容与寓意。丰子恺的漫画比较直白,加上文字的提示,比较容易得出漫画的意思:怀仁爱之心,善待万物。(要注意的是,漫画中隐藏一对矛盾:解放蝴蝶是否意味着打破自然法则?)
按“作文材料就是命题划定的写作之筐”的审题方法,可以确定,围绕如下立意皆可:
1.善待万物;2.常怀悲悯之心;3.人与自然和谐相处;4.何必以怨报怨?
确定了基本立意后,也就意味着有了基本的中心观点,接下来按“联想与思考”的写作任务要求展开论述即可。
毕竟是考试作文,加上立意不难,要“出圈”,得有一点不寻常处,所以写本文有三个方面要注意:
1.开头与结尾一定要“勾连”作文材料,让阅卷老师感觉你的观点是“源有所自,终有所结”,而不是凭空或突然提出;
2.中间的论述要体现层次逻辑与思辨性,最好不要用逻辑容易出错、阅读容易产生审美疲劳的并列式结构,多采用递进式、对比式、一分为二式等,用自己擅长的构思去写,并且要在分析“解放蝴蝶是否意味着打破自然法则”时体现思辨性。
3.语言要与漫画风格适当匹配。丰子恺的漫画本身具有闲适、唯美的味道,所以最好少用比较生硬、或“高大上”的口号式语言,多体现生活气息、典雅气息和哲思!如多用短句、适当穿插感叹句、反问句,用一些歇后语、俗语等。
【初始文】
常怀悲悯,万物安然
画中一句“蝴蝶应解救,蜘蛛不处罚”最是让我回味!又不禁想起史铁生《我与地坛》中那句“露水在草叶上滚动,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让共鸣。一花一世界,一草一菩提。天地万物,息息相关。面对万物,关照自我,只有心怀悲悯,天地方得安然。
何为悲悯?既是画中之妇“蝴蝶应解救,蜘蛛不处罚”的仁爱之心;也是苏轼“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的慈悲心肠;既是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兴衰浩叹;也是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深切共鸣。总之,希望“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就是最通俗的悲悯!
以悲悯之心接人待物,是坚守世界温柔的底线。
尽管有人说蜘蛛设网啖蝴蝶是大自然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我们不应该以保护弱者为借口,破坏自然规律。的确,蜘蛛捕食蝴蝶也是自然食物链的一环,但是,不能因为这一法则的存在,就完全摒弃内心的悲悯。这道理就如同,苦难可以磨砺人的意志,但不能因为苦难有这个作用,就“没苦硬吃”,甚至“自找苦吃”。因为提倡悲悯并不是破坏自然规律与人类法则,更不是偏袒“弱者有理”的理由与借口,它更多体现为面对罪犯逃跑时将“枪口抬高一厘米”的法律温度,体现为目睹他人深陷困境时不由自主伸出援手的本能流露。“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难怪有人说“悲悯是特定情形的良知尤存!”
以悲悯之心接人待物,是守护和谐共生的围墙
在大自然的舞台上,弱肉强食是生存法则,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冷漠。正所谓“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既不要破坏生态平衡,却也在能力范围内给予弱小以庇护,这便是守护住人性善良的悲悯。然而,现实中,不乏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打着守护规则的幌子,干着“钻空子”的勾当;也不乏功利的实用主义者,为了业绩,毁坏青山绿水;为达目的,甚至不择手段,哪顾他人疾苦?如此,哪有的和谐?罔论共生!所以,唯有让悲悯之心扎根于灵魂深处,让对万物的共情冲破功利的茧房,才能在规则的框架里保留人性的温度,在发展的征程中听见自然的呼吸!
总之,面对蜘蛛与蝴蝶的纷争,不强行干涉,却也不冷眼旁观,而是在心中存一份善念,合适时伸出援手;面对弱者的眼神,不是置若罔闻地冷漠,也不是无原则的偏袒,而是存亡时的救助。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让我们心存悲悯,万物和谐共生,安然适意!
【点评】
1.巧妙引入,紧扣材料:开头以漫画中“蝴蝶应解救,蜘蛛不处罚”及史铁生《我与地坛》语句引入,自然引出“心怀悲悯,天地方得安然”的中心论点,紧密关联材料,不突兀。
2.论点鲜明,比喻生动:分论点“以悲悯之心接人待物,是坚守世界温柔的底线”“是守护和谐共生的围墙”,借助比喻,形象新颖。
3.联系现实,针对性强:列举现实中“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功利的实用主义者”的行为,如“毁坏青山绿水”“钻空子”等,针砭时弊,凸显悲悯之心的现实意义。
4.部分论述深度不足:在阐述自然法则与悲悯的关系时,虽有“不能因法则摒弃悲悯”的观点,但分析稍显浅尝辄止,可进一步探讨如何在尊重法则的基础上更好地践行悲悯,或深入剖析二者的辩证关系。
5.结尾衔接欠自然:结尾引用“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与前文对“悲悯与万物共生”的论述衔接不够紧密,略显突兀,可适当过渡。
6.段落过渡可优化:部分段落间的过渡稍显生硬,如从分论点一到分论点二的转换,若能增加一些承上启下的语句,会使文章逻辑更顺畅。
【修改升格】
常怀悲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