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pptx
文件大小:88.08 MB
总页数:19 页
更新时间:2025-05-20
总字数:约1.45千字
文档摘要

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学习目标

1.识记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领导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基本史实;2.归纳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讲述其进程,并分析归纳其意义(重难点);3.归纳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根本原因,了解其概况,感受殖民地人民英勇不屈的反抗精神。

课前思考与导入

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地区又被称为“拉丁美洲”。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这一地区曾长期沦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以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而这两种语言又都是从拉丁语演变而来的,因此,这一地区被称为“拉丁美洲”。西班牙殖民地葡萄牙殖民地巴西

讲授和感悟新知

01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材料一:在整个殖民时期,被埋葬在矿井下的印第安人达到几百万;黑奴的境遇比印第安人还惨,过度劳累的折磨下,黑奴的存活率仅为4.5%,到巴西后平均寿命不过七年。16-18世纪西班牙掠去了约250万公斤的黄金和1亿公斤的白银。葡萄牙从巴西运走至少有价值6亿美元的黄金和3亿美元的金刚石。背景材料二:西、葡两国的不断衰弱,启蒙思想的传播,特别是美国的独立大大鼓舞了拉美人民。在这种形势下,拉美独立运动拉开序幕。历史因素:新航路开辟后,西、葡开始殖民美洲;根本原因:西、葡殖民压迫引起拉美人民不满;外部原因: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时间:18世纪19世纪初斗争对象: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领导者:玻利瓦尔、圣马丁过程:①自北向南:玻利瓦尔领导解放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成立“大哥伦比亚共和国”②自南向北:圣马丁领导阿根廷→智利→秘鲁南美的“解放者”

特点:范围广、南北国家联合作战,有统一指挥。委内瑞拉阿根廷玻利瓦尔圣马丁哥伦比亚厄瓜多尔智利秘鲁胜利玻利维亚

意义:①彻底摧毁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②产生了一批新兴国家,奠定了当今拉丁美洲的国家格局;③鼓舞了世界殖民地人民的反殖民斗争。拉丁美洲运动胜利原因:①正义性战争;②拉美人民共同战斗;③玻利瓦尔、圣马丁等英雄人物的贡献;④有利的时机(拿破仑横扫欧洲,西葡遭重创)

02印度民族大起义

背景:①19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②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激起印度各阶层人民的强烈不满。时间:1857年-1859年领导人:章西女王结果:失败

过程:土兵反抗→农民、手工业者、封建王公参加→夺取德里→壮烈牺牲意义:①国内: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②国际: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涂油子弹事件”

合作探究拉美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有什么共同点?①背景相同: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②性质相同:反抗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拉美胜利的原因印度起义失败的原因拉美各国人民能联合起来,协同作战,南北夹击,共同打击殖民者。有统一的指挥。玻利瓦尔等领导人的卓越领导。广大人民觉醒,为民族独立英勇斗争。西班牙和葡萄牙当时处于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趋于衰落。印度单靠一国力量。起义过程中没有形成统一的领导,被英军各个击破。工业革命后,英国经济军事实力强大,实力远超西班牙和葡萄牙。

知识小结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鼓舞了殖民地人民的斗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根本原因玻利瓦尔圣马丁章西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