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的编写特点与价值测试题带答案
1.《汉书》的作者是谁?
A.司马迁
B.班固
C.司马光
D.班
答案:B
2.《汉书》记载的是哪个朝代的历史?
A.商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答案:B
3.《汉书》中的“本纪”主要记载的是?
A.皇帝的事迹
B.诸侯的事迹
C.士大夫的事迹
D.普通百姓的事迹
答案:A
4.《汉书》中的“表”主要是用来?
A.记载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
B.记载历代的法律制度
C.记载历代的历史大事记
D.记载历代的文化发展情况
答案:C
5.《汉书》的体裁是什么?
A.编年体
B.纪传体
C.国别体
D.断代史
答案:B
6.《汉书》共有多少篇?
A.一百篇
B.一百二十篇
C.一百五十篇
D.二百篇
答案:B
7.《汉书》中的“列传”主要记载的是?
A.皇帝的事迹
B.诸侯的事迹
C.士大夫的事迹
D.普通百姓的事迹
答案:C
8.《汉书》的编写历时多久?
A.10年
B.20年
C.30年
D.40年
答案:C
9.《汉书》中首次出现的史书体例是?
A.编年体
B.国别体
C.断代史
D.纪传体
答案:C
10.《汉书》的“十志”主要描述了什么内容?
A.人物传记
B.地理、制度等专题
C.历史事件
D.文学作品
答案:B
11.《汉书》中的“志”共有多少篇?
A.8篇
B.10篇
C.12篇
D.15篇
答案:B
12.《汉书》中“志”的部分详细介绍了什么?
A.历史人物
B.军事战争
C.典章制度
D.经济发展
答案:C
13.《汉书》的编纂目的是为了?
A.弘扬儒家思想
B.单纯记录历史事实
C.为后世提供借鉴和警示
D.保存古代文化遗产
答案:C(多选题答案包括A、B、D,但此题为单选,侧重整体编纂目的)
14.《汉书》记录了多少位皇帝的事迹?
A.12位
B.15位
C.18位
D.20位
答案:A
15.《汉书》中的《食货志》主要讨论了什么内容?
A.农业技术
B.货币经济
C.军事战略
D.外交关系
答案:B
16.《汉书》中记载的哪位皇帝是“文景之治”的开创者之一?
A.汉文帝刘恒
B.汉武帝刘彻
C.汉昭帝刘弗陵
D.汉宣帝刘询
答案:A
17.《汉书》的编写主要由谁完成?
A.班固
B.班
C.班昭
D.班固及其妹班昭等人
答案:D
18.《汉书》中的“表”主要用于展示什么?
A.历史事件的年份
B.官员的任免情况
C.各诸侯国的分布情况
D.以上都是
答案:D
19.下列哪一项不是《汉书》的编写特点?
A.内容恢宏,结构严谨
B.分为纪、表、志、传四个部分
C.创立了编年体史书体例
D.体现了班固的历史观和政治思想
答案:C
20.《汉书》在中国古代史学史上的地位如何?
A.地位一般
B.地位不可撼动
C.地位较低
D.地位逐渐下降
答案:B
21.《汉书》的叙事技巧和文学表现力对后世有何影响?
A.没有影响
B.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C.仅限于史学领域
D.仅限于文学领域
答案:B
22.《汉书》中的哪一篇传记是后世传记文学的典范?
A.《项羽本纪》
B.《霍光传》
C.《廉颇蔺相如列传》
D.《陈涉世家》
答案:B
23.《汉书》中记载的著名文学家不包括谁?
A.贾谊
B.司马迁
C.晁错
D.司马相如
答案:B
24.《汉书》中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指?
A.《左传》
B.《国语》
C.《史记》
D.《汉书》本身
答案:D(此题有争议,因“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原指《史记》,但此处按题
目设定选D)
25.《汉书》中记载的最后一个朝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