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复习课件) 七年级历史下册 (统编版2024).ppt
文件大小:105.47 MB
总页数:62 页
更新时间:2025-05-20
总字数:约1.43万字
文档摘要

时空定位拓展延伸思维构建重点回顾素养提升核心素养五家国情怀人物:戚继光;理由:戚继光是抗击倭寇,维护国家主权;人物:郑成功;理由:郑成功是收复台湾,维护领土完整;精神品质:爱国精神、勇敢无畏的精神、坚韧不拔的精神等(言之有理即可)请从版块中任选一位人物,说明其入选展板的理由。(要求:从主要功绩方面作答)他们的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传承和弘扬?版块一国家认同时空定位拓展延伸素养提升思维构建重点回顾拓展一:盛世危机政治上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官僚体系日益腐败。思想上大兴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造成社会恐慌。经济上土地兼并与贫富分化严重。广大民众生活困苦。对外交往上实行闭关政策。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清中叶以后,中国社会面临着哪些危机?时空定位拓展延伸素养提升思维构建重点回顾拓展二:思想文化专制1焚书坑儒秦朝3八股取士明朝4文字狱尊孔读经清朝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时空定位拓展延伸素养提升思维构建重点回顾拓展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政治:皇权专制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思想:禁锢思想,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束缚了社会生产力,阻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提供了政治保障消极积极时空定位拓展延伸素养提升思维构建重点回顾第20课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原因表现影响手工业传统新气象特点统治者高度重视农业生产(修订赋税,垦荒政策,兴修水利)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①耕地面积不断扩大;②大力兴修水利;③粮食产量大幅提高④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农业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人口增长,另一方面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棉纺织业从南方向北方推广;手工业生产基地涌现:松江(棉纺织业中心)、苏州(丝织业中心)、景德镇(制瓷中心);手工业制品畅销海内外;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工场。雇佣关系、规模大、分工合作时空定位拓展延伸素养提升思维构建重点回顾第20课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业商品贸易兴盛国内国外大型商帮兴起商帮影响人口增长原因表现影响形成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商业网络。山西·晋商;徽州·徽商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政府税收政策的改革;高产农作物的引进与推广。人口数量大幅增加,乾隆末年人口达3亿,占世界总人口三分之一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大量人口流向边疆地区,开垦荒田,发展生产,极大促进了边疆的社会繁荣。海外贸易繁荣;白银成为主要货币;中国经济成为全球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时空定位拓展延伸素养提升思维构建重点回顾第20课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洪武丈量鱼鳞图清朝《耕织图·耕》《姑苏繁华图》清朝织布图明清时期经济分布图时空定位拓展延伸素养提升思维构建重点回顾拓展一: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说一说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内因和外因都有哪些?①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②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③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发展;④农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⑤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①国外高产作物的引进和推广。②世界市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大,全球性经济互动;时空定位拓展延伸素养提升思维构建重点回顾第21课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科技《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作者类别主要内容价值地位特点药物学著作李时珍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农业科学巨著徐光启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经验、技术革新和农学创新研究成果。是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科技名著宋应星对我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以传统科技为主,具有实用性和总结性的特点。时空定位拓展延伸素养提升思维构建重点回顾第21课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建筑明长城目的起止点作用北京城基础构成核心特点文化思想家王守仁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小说戏曲防御北方蒙古贵族的南扰元大都军事防御体系;民族交往的纽带;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勤劳勇敢,坚韧刚毅、充满向心力和凝聚力)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宫城;皇城;内城;外城;宫城(紫禁城/故宫)①以宫城即紫禁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