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26张.pptx
文件大小:23.7 MB
总页数:26 页
更新时间:2025-05-20
总字数:约1.93千字
文档摘要

;杜甫,字,自号,唐代主义诗人。号称“”。杜甫和齐名,世称“李杜”。杜甫作品风格特点以_____________为主。

杜甫的诗歌现存1400多首,它们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情况,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经历,同时,这些诗歌把社会现实与作者个人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也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所以,杜甫的诗歌被后代称为“”。;“我总觉得陶潜站得稍稍远一点,李白站得稍稍高一点,这也是时代使然。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他是中国人的脊梁。”

——鲁迅;;登高诗就是登临高处或名山古迹,主要指登山、登楼、登台、登塔等,从而表达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生命短暂宇宙永恒的慨叹,对故乡、亲朋的思念,对志不得申无奈、怀才不遇的苦闷,对百姓的同情、国家命运的担忧等情感。;《登岳阳楼》此诗作于大历三年(768)冬,时年杜甫57岁,距他生命的终点仅有2年时间。此时,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好友李白、高适以及严武均已去世,亲朋也音书断绝,百病缠身,年老体衰,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

这年正月,杜甫从公安(今湖北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阳,登上岳阳楼,创作了这首雄浑壮阔、沉郁顿挫的五言律诗。;四、理解文意初读文本;从前只听说洞庭湖茫茫大水,如今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没有得到亲朋故旧一字音信,年老体弱之身只剩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栏遥望胸怀家国泪水横流。;五、理解文意初读文本;六、品析诗句再读文本;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七、饱含情味三读文本;写景如此阔大,自叙如此落寞,诗境阔狭顿异(很大的差异)。

——[清]黄生《杜诗说》

不阔???狭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空。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据统计,在杜甫一千余首诗歌中,出现“眼泪”这一意象的诗就有190余首。请同学们找出学过的有关“泪”的诗句,分析杜甫的眼泪为谁而流?;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在“泪”中我们体悟到他对壮志难伸的苦恨、对苍生满怀的深情、对山河破碎的悲痛、对国事艰难的悲慨等多种情感。杜甫将此汇于泪中、汇于笔间,倾洒而出,让我们跨越时代看到了一个心系国家安危的仁者、一个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诗圣”。

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但大多不过是对悲苦的消融与逃避,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叶嘉莹

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

——别林斯基

推荐诗篇闻一多《七子之歌》、艾青《我爱这土地》。

;十、随堂作业;杜甫先生:

请让我为您轻轻拭去泪水。您一生忧国忧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满心都是苍生疾苦。如今,盛世已至,您的祈愿皆成现实。

粮食连年丰收,百姓皆能食无忧;千万广厦拔地而起,再无寒士受冻馁之苦;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知识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条条大道纵横交错,天堑也能变通途;科技飞速发展,千里江陵一日还不再是奢望。

这盛世,如您所愿,处处是欢颜。我们这些盛世青年,定当传承您的精神,为家国奋进不息!

盛世青年

2025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