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简约水墨中国风杜甫登高课件.pptx
文件大小:8.08 MB
总页数:18 页
更新时间:2025-05-20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登高;;壹;十四、五岁时便“出游翰墨场”,20岁开始漫游,
24岁应举,却结不第,却结识了李白和高适。
怀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但馆因奸臣李林甫当权,
他24岁应试不第,又不第。;35岁入长安求官,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
[早上敲打富贵人家的大门,黄昏才见到肥壮骏马飞奔带起的尘土,谁知道,他却只拿出残羹冷炙来国“招待”,原来寒士的命运处处都是悲辛。]
最后通过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得到一个看守兵器的小官。
不久父亲去世,此后的生活变得艰难起来,43岁时幼子饿死。
;贰;这首诗作于唐代大历二年(767)秋天,
杜甫客居夔州(今四川奉节)期间,距他去世只有三年时间。
此时唐王朝内忧外患,而诗人也身患严重的肺病,生活困顿。
这一年的重阳,杜甫约他的一个远亲来饮酒,不料这位亲戚因事没来。
杜甫感慨万千,独自登高,写下了这首即景伤怀的七言律诗。;叁;诵读理解;肆;思考;;诗人站在高天之下,急风之中面对清渚、白沙,
耳听猿啸的叫声,内心万分孤独。
仿佛就是一只孤鸟,凄楚、忧伤、悲哀、绝望。;“无边落木萧萧下”状悲之广广(范围上);万里,地之远也;;云天秋风;这首诗以“悲”字为核心,贯穿全诗。
诗人由内心伤悲到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
由触景生悲到想要借酒消悲,由借酒消悲到因病新停酒杯而无处消悲。
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
悲景起笔,悲情落笔!;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