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12月
思想教育研究理论探讨
第12期总第229期StudiesinIdeologicalEducation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外背景
与现实路径
佟斐
(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强劲的经济崛起之势为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当代西方世界的发展瓶颈和文化危机为建设社会主
义文化强国提供了契机,现代信息技术和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
了便捷载体和重要支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
务,要以树立文化自信、培养文化自觉为起点,要以繁荣文化产业、增强文化竞争力为主要目
标,要以在世界范围内形成良好形象、产生吸引力为重要标志。
[关键词]
文化强国;文化建设;阶段特征;现实路径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G641A1002-5707(2013)12-0037-04
当前,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需要我们后的中华文化和百余年被奴役被压迫的历史悲歌
深刻理解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际遇、阶段特是休戚相关的。
征,准确地选择建设文化强国的现实路径。文化国力不济导致的历史悲剧还曾发生在苏
联身上。20世纪80年代末,军事、科技和经济实力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论自觉都曾可以与美国相抗衡的苏联在没有任何外部武
力作用下自行崩溃瓦解,这与美国对其进行的长
一部中华民族的荣辱史,就是一部中华文化期文化渗透直接相关。冷战时期,里根曾声称,美
的兴衰史。悠悠数千载,中华文化曾经书写了光辉苏全球冲突的最后决定力量将不是炸弹和火箭,
灿烂的历史华章。从工艺高超、制作精美的艺术而是意志与思想的较量,他表示要通过思想和信
品,到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中国的盛世文化和经息的传播来影响苏联民众。尼克松于1988年写的
济繁荣交相辉映,成就了我们难以磨灭的辉煌记《1999年不战而胜》和布热津斯基1989年写的《大
失败——
忆。当然,中华文化也曾经历过屈辱的腐朽衰败。—20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更是细致分析
14世纪以后,欧洲文艺复兴的激流冲破了中世纪和精巧设计了一套如何通过所谓的文明传播彻底
宗教神学的桎梏,蒙昧、僵化和保守被科学、理性瓦解社会主义阵营的策略。意识形态的渗透与扩
和解放思想所取代,突破了禁锢的欧洲文化迅速张成为美对苏冷战的主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
把欧洲的历史带入资本主义时代,成为了近代以争中,硬实力旗鼓相当的美苏两国却表现出悬殊
来引领世界发展的先导力量。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文化软实力,在美国不显山露水但却步步为营
的是,深陷天朝迷梦不能自拔的中国却还在沉溺的文化攻势之下,苏联节节败退,马克思主义意识
于关起门来自我欣赏,越来越显得停滞、保守和落形态阵地最终失守,文化软实力的缺口成为导致
——”(项目编号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文化强国的关键要素及其建设研究—以当代中国为中心
13&ZD036)、2012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