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1《中外雕塑作品欣赏》 课 桂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ppt
文件大小:36.73 MB
总页数:3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0
总字数:约2.92千字
文档摘要

青铜时代(铜)1876罗丹(法国)罗丹以写实主义手法塑造了一个真实且有血有肉的形象。他左手握拳,右手扶头,面孔昂起作思索状。右脚轻轻地踮起,作出欲迈步的姿态。整个雕塑充满了青春活力,意味着人类刚从蒙昧、野蛮的状态中解脱出来,逐渐具有清醒的意识,即将进入文明智慧时期。马赛曲(大理石)1833吕德(法国)这是巴黎著名的大凯旋门上的高浮雕,表现的是1792年法国人民在反抗外敌侵略的战争中,马赛的一支义勇军开赴前线的重要历史事件。整个作品分上下两层,上层是象征法兰西和民主自由的女神像;下层是万众一心开赴前线的男女老少。上下层互相呼应,且具有急速有力的运动感。斜倚人像(铜)当代亨利·摩尔(英国)雕塑家偏爱用凹凸或弯曲的外形来塑造抽象的人物雕塑,和周围不刻意修饰的自然环境相互映衬,更显出人像的躯体流畅自然,韵味无穷。1.通过网络或书籍,了解有代表性的雕塑家及他们的雕塑作品常用的材料、创作手法和审美特点。2.收集经典的中外雕塑作品的资料,大家一起讨论,试着从材质、手法、风格等方面去欣赏评述。说一说,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下节课,带着你的作品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学习建议20242024广西版美术五年级下册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雕塑的基本形式有:圆雕、浮雕和透雕。陶人头(陶)新石器时代这件陶人头是新石器时代造型最为生动的人物头像,其面部丰满,五官端正,神态憨厚,风格质朴,十分传神。圆雕又称立体雕,是指不附着在任何背景上,可以从各种角度观赏的、完全立体的雕塑。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出凸起形象的一种雕塑。依表面凸出高度的不同,分为高浮雕、浅浮雕等。透雕是指介于圆雕和浮雕之间的一种雕塑,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其背景部分,有的单面雕,有的双面雕。中级军吏俑(陶)秦代这是二号兵马俑坑出土的中级军吏俑。他高大魁梧,身穿长袍,胸前披甲,左手作持剑状,右手半握拳,神态恭谨,体现出勇武干练的气势。中国雕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传统。古代雕塑艺术的成就主要体现在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新中国成立后,无论是雕塑的题材内容,还是艺术风格,都有很大的发展。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的陶俑(局部)秦代已发掘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陶俑多达7000多件,形体硕大,人物形象生动,气势磅礴,震惊了世界,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雕塑制作是雕刻和塑造的总称。以可塑的(如黏土、油泥等)或可雕刻的(如金属、木、石等)材料,制作出各种具有实在体积的形象,由于它有长、宽、高三度空间,因此亦名“空间艺术”,也称为“视觉艺术”或“触觉艺术”。说唱俑(陶)汉代它是东汉陶俑的代表作品。作者抓住说唱艺人在说唱过程中最为精彩的瞬间,着重表现说唱者的神气,极其传神。梁吴平忠侯萧景墓辟邪(石)南朝这只辟邪体态肥硕,昂首张口,长舌垂胸,右腿前迈,腹侧有翼,翼前部装饰六根翎毛,胸前有象征卷曲长毛的纹饰。整个形象具有雄俊壮美的气势。昭陵六骏青骓(石灰岩)唐代“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六骏”是唐太宗生前骑过的六匹爱马。作品采用高浮雕手法,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战马的体态、性格和在战阵中身冒箭矢、驰骋疆场的情景。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砂岩)唐代传说卢舍那大佛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它面部丰满圆润,眉如弯月,端坐于八角束腰莲花座上,神情慈祥中透着威严,是龙门石窟中最大、艺术水平最高的雕像,也是中国佛教雕塑的顶峰。艰苦岁月(铜)1956潘鹤潘鹤是我国著名的雕塑家。这件作品描绘了一老一小两个游击队战士的形象,表现了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精神,反映出作者对革命先辈的崇敬和对现实美好生活的珍惜之情。全国农业展览馆广场组雕庆丰收(水泥)1959曲乃述、杨美应、田金铎等人创作这组群雕主要由翻身做主、充满信心的农民形象组成,展现了新社会农民的精神风貌,是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民族化城市雕塑的优秀作品。日日夜夜(大理石)1984张德蒂作者用大理石材料雕刻了一位悉心呵护病人的护士形象。她用嘴轻轻吹着勺子中的汤水,生怕烫着了病人。雕刻手法细腻,手部以下部分都省掉了,令人产生仿佛置身于深夜病房中的既清晰又朦胧的感觉。大理石的晶莹洁白,更突出了白衣天使美好的心灵。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虎门销烟(汉白玉)1958曾竹韶这件作品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十块浮雕的第一块,表现了1839年群众在广东虎门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作者结合了西方雕塑与中国民族传统雕塑技法进行创作,画面整体洗练、刻画细腻、质朴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