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冲刺试卷:现代文阅读策略与思维锻炼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理解
要求:阅读下列现代文,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的普及,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以下是一篇关于人工智能的论述,请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逐渐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人工智能是一种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它具有学习、推理、规划、感知、理解、通信和认知等功能。
一、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
1.深度学习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得人工智能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2.人工智能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如自动驾驶、智能家居、医疗诊断、金融风控等。
3.人工智能产业链逐步完善,从硬件、软件到应用场景,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二、人工智能面临的挑战
1.数据隐私问题:人工智能在处理大量数据时,可能涉及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
2.伦理道德问题:人工智能的决策过程可能存在偏见,引发伦理道德争议。
3.就业压力: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导致部分职业被取代,引发就业压力。
三、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策略
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2.强化基础研究,提高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
3.培养人工智能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1.人工智能在哪些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A.图像识别
B.语音识别
C.自然语言处理
D.以上都是
2.人工智能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A.数据隐私问题
B.伦理道德问题
C.就业压力
D.以上都是
3.我国在人工智能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策略?
A.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B.强化基础研究
C.培养人工智能人才
D.以上都是
4.以下哪个不是人工智能的主要功能?
A.学习
B.推理
C.规划
D.通信
5.人工智能的发展对就业市场产生了哪些影响?
A.部分职业被取代
B.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
C.就业压力增大
D.以上都是
二、古诗文默写
要求:根据下列提示,默写相应的古诗文。
1.《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
2.《离骚》中“__________,举世皆浊我独清。”
3.《桃花源记》中“忽逢桃花林,__________。”
4.《赤壁赋》中“人生如梦,__________。”
5.《庐山谣》中“青青园中葵,__________。”
6.《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
7.《送元二使安西》中“__________,更尽一杯酒。”
8.《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__________。”
9.《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__________。”
10.《江雪》中“千山鸟飞绝,__________。”
四、文言文翻译
要求:将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岳飞《满江红》中:“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3.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李白《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5.王安石《泊船瓜洲》中:“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6.苏轼《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7.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8.柳宗元《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9.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10.李商隐《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五、作文
要求: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材料:近日,我国某高校学生在校园内自发组织了一场“环保公益活动”,他们利用周末时间,分组到附近的公园、河流等地方清理垃圾,宣传环保知识。此次活动得到了师生们的积极响应,许多学生表示,这样的活动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增强了环保意识。
作文题目:《环保,从身边做起》
六、文学常识
要求:根据下列文学常识,选择正确的答案。
1.《红楼梦》的作者是:
A.曹雪芹
B.吴敬梓
C.蒋士铨
D.赵执信
2.“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出自哪首诗?
A.李白《将进酒》
B.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C.王之涣《登鹳雀楼》
D.白居易《琵琶行》
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