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语言表达与运用题库:现代文阅读理解与高分策略解析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
《背影》是朱自清的一篇散文,通过讲述父亲送儿子上学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父亲送儿子上学的情景,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和期望。文章中,父亲的形象高大、慈爱,而儿子则表现出对父亲的依赖和感激。
1.请简要概括《背影》这篇文章的主题。
2.文章中,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刻画父亲的形象?
3.文章中,儿子对父亲的态度是怎样的?
4.请分析文章中“背影”一词的含义。
5.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父爱如山”这一说法的理解。
6.请简述《背影》这篇文章在写作手法上的特点。
7.文章中,父亲对儿子的期望是什么?
8.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父子情深”这一主题的认识。
9.文章中,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体现在哪些方面?
10.请谈谈你对《背影》这篇文章的阅读感受。
二、现代文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一篇散文,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充满诗意的散文。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荷塘月色的美景,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文章中,荷塘月色的景象如诗如画,令人陶醉。
1.请简要概括《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主题。
2.文章中,作者通过哪些描写手法来表现荷塘月色的美景?
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美好生活”这一概念的理解。
4.文章中,作者对荷塘月色的描绘有何特点?
5.请分析文章中“如诗如画”这一词语的含义。
6.文章中,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体现在哪些方面?
7.请谈谈你对《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阅读感受。
8.文章中,作者对荷塘月色的描绘有何独特之处?
9.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诗意生活”这一主题的认识。
10.请简述《荷塘月色》这篇文章在写作手法上的特点。
四、古诗文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古诗:
《登高》
唐代:杜甫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请简要解释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的“萧萧”二字。
2.结合诗句“万里悲秋常作客”,谈谈作者对漂泊生活的感受。
3.分析诗句“艰难苦恨繁霜鬓”中“艰难”和“苦恨”两个词的运用。
4.请解释诗句“潦倒新停浊酒杯”中的“潦倒”一词。
5.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哪些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6.结合诗句“百年多病独登台”,谈谈作者对人生的感慨。
7.这首诗的韵律特点是什么?
8.请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9.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10.请谈谈你对这首诗的阅读感受。
五、文言文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文言文:
甲:吾友李生,少负才名,及长,益自矜。一日,游于市,见一贫士,衣敝履穿,李生笑而语之曰:“子何为贫?”贫士曰:“贫非吾志,吾志在学。”李生曰:“子既志在学,何不勤于文墨?”贫士曰:“吾虽勤于文墨,然未尝得志。”李生笑曰:“子岂不闻‘学而优则仕’乎?”贫士默然。
乙:李生归,谓其友曰:“吾游于市,见一贫士,衣敝履穿,自谓志在学,然未尝得志。吾笑之,而友默然。”友曰:“子笑贫士,何也?”李生曰:“吾笑其志大才疏,未尝得志。”友曰:“子何不思之深?”李生曰:“吾何思之深?但笑其未得志耳。”
1.请翻译文言文中的“吾志在学”。
2.分析文言文中“子既志在学,何不勤于文墨?”这句话的意思。
3.解释文言文中“子岂不闻‘学而优则仕’乎?”这句话中的“学而优则仕”。
4.请翻译文言文中的“吾笑之,而友默然”。
5.分析文言文中“子笑贫士,何也?”这句话的语气。
6.请解释文言文中“子何不思之深?”这句话的意思。
7.文言文中,李生和友人的对话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8.这段文言文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
9.请谈谈你对这段文言文的阅读感受。
10.这段文言文在写作手法上有哪些特点?
六、作文
请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
1.文章结构完整,逻辑清晰。
2.语言表达流畅,富有文采。
3.结合自身经历或感悟,体现“成长”的主题。
4.不得抄袭他人作品。
本次试卷答案如下:
一、现代文阅读理解
1.主题:《背影》这篇文章的主题是父子情深,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2.父亲形象:文章通过父亲为儿子买橘子、送儿子上学的细节描写来刻画父亲的形象。
3.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