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师训考试题库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教育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手段D.教育氛围
2.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作业布置D.成绩评定
3.最早提出“教学相长”教育主张的著作是()
A.《论语》B.《学记》C.《孟子》D.《荀子》
4.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传授知识B.教书育人C.班级管理D.教学研究
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6.我国当前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
A.美育B.劳动教育C.美育、劳动教育D.社会实践
7.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
A.进行科学发现B.进行技术发明
C.对未知领域探索D.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
8.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的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9.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
A.评价作用B.选拔作用C.决定作用D.主导作用
10.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操作,观察和研究这种操作引起的现象和过程,以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被称为()
A.讲授法B.实验法C.实习作业法D.参观法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
A.道德素养B.知识素养C.能力素养D.心理素养
2.教学原则包括()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3.班级管理的模式有()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
4.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包括()
A.国家的教育目的B.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D.教师的教学目标
5.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有()
A.教育的终身化B.教育的全民化C.教育的民主化D.教育的多元化
6.以下属于德育方法的有()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
7.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有()
A.遗传B.环境C.学校教育D.个体主观能动性
8.课程标准的构成要素有()
A.前言B.课程目标C.内容标准D.实施建议
9.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包括()
A.激发学习动机B.领会知识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
10.教师备课的内容包括()
A.钻研教材B.了解学生C.设计教法D.制定教学计划
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行为。()
2.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制考试。()
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4.德育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
5.教育目的就是教育方针。()
6.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7.课程只包括智育的内容。()
8.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
9.班级授课制不利于因材施教。()
10.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
答: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2.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答: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
3.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答: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影响;操行评定;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4.简述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答: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答:营造民主宽松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质疑提问;设置开放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