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护理TCNAS43—2024.pptx
文件大小:5.46 MB
总页数:1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0
总字数:约1.24千字
文档摘要

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T/CNAS43—2024

目录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32145评估预防护理附录资料876

0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放射性皮肤损伤的评估、预防及护理。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

0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03术语和定义放射性皮肤损伤radiation-inducedskininjury各种类型的电离辐射(如β射线、γ射线、X射线、质子射线及其他高能粒子射线等)照射而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性损害。放射部位皮肤表现为色素沉着、红斑、瘙痒、脱皮、水疱、糜烂等,继之形成溃疡和坏死。01

01应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动态评估放射部位皮肤。0203应在放射治疗过程中给予预防措施。应根据放射部位皮肤损伤的分级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04基本要求

评估皮肤损伤的危险因素05评估评估放射部位皮肤评估皮肤损伤情况宜使用放射治疗肿瘤学组(RadiationTherapyOncologyGroup,RTOG)皮肤毒性分级标准评估放射部位皮肤损伤情况(附录A)。首次放疗前,应评估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危险因素(附录B)。每次放疗时、放疗结束后随访时,应评估放射部位皮肤。

06预防预防1:放疗前放射部位的皮肤护理医嘱毛发及评估21宜使用电动剃须刀剃除局部毛发。首次放疗前,应评估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危险因素。应遵医嘱使用放射皮肤保护剂。

06预防预防2:放疗期间放射部位皮肤的保护应嘱患者禁忌21应避免在放射部位进行冷热敷和有创操作。用温水或pH值为4~6的皂液轻柔清洁放射部位皮肤;清洁后用柔软、吸水性强的棉质毛巾蘸;干放射部位皮肤;穿低领、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避免在放射部位使用化妆品、佩戴饰品等;外出时采取物理防晒措施,避免放射部位皮肤受到阳光照射;避免尖锐物品损伤放射部位的皮肤。

07护理护理1:1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护理0201保持放射部位皮肤清洁,可用亲水性润肤剂保湿,或遵医嘱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1~2次/d;禁止抓挠放射部位皮肤,可轻拍局部皮肤减轻瘙痒,或遵医嘱用药。应继续落实放射部位皮肤的保护措施。应嘱患者:

07护理护理2:2级、3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护理0201应继续落实放射部位皮肤的保护措施。应每天评估伤口情况。疑似伤口感染时,应使用生理盐水清洗;出现伤口感染时,应遵医嘱使用抗生素。03应避免在开放皮肤伤口处使用刺激性的外用药液擦拭。

07护理护理2:2级、3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护理04感染伤口宜使用含银敷料宜根据伤口状态选择伤口敷料伤口组织坏死阶段应使用水凝胶敷料或请外科局部清创,宜选用伤口引流或高吸收敷料等保持创面湿润伤口肉芽形成阶段宜使用低黏性、保湿敷料伤口上皮形成阶段宜使用低黏性敷料

07护理护理3:4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护理0201应继续落实放射部位皮肤的保护措施。应遵医嘱暂停放疗。

08附录附录B附录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