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师专业能力(一级)
主要内容
危险有害原因辨识
危险与危害程度评价
风险控制
技术管理
业务培训与指导
一、危险有害原因辨识
(一)前期准备
(二)危险有害原因分析
(一)前期准备
1.区域危险有害原因辨识方案编制标准
A.工业生产集中区域
是依照地域区域规划和经济发展需要建立起来企业、厂房、设施等相对集中一个区域。各类危险有害原因、重大危险源以及隐患集中出现在这个区域,事故发生后连带、重合影响严重。
(一)前期准备
B.辨识方案编制标准
科学性
系统性
整体性
预测性和可控性
(一)前期准备
2.区域危险有害原因辨识方案包括主要内容
A.区域整体布局
包括土地利用、功效区安全划分、产业布局安全规划、暂时应急避难所规划和产业关联度。
B.区域基础设施
包括消防站建设地点及消防设施配置规划、运输网、管廊、供水、供电和供气等安全规划。
(一)前期准备
C.区域安全管理规划
包括管理机构设置、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以及重点防护区监督管理规划。
D.区域应抢救援体系规划
包括组织机构、监测预警系统、指挥系统、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管理机制规划。
G.区域安全监管体系有效性分析
(一)前期准备
3.资料搜集方案编制
A.资料主要内容
经济社会基础资料
现实状况资料
规划及专题调查资料
(一)前期准备
4.资料搜集技术路线和工作步骤
制订资料搜集实施方案;
经过关于部门和单位搜集相关资料,整理核实、统计分类、结果归档;
进行补充调查;
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对评价对象危险有害原因进行分析;
利用相同或类似区域经验和关于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区域危险有害原因。
(一)前期准备
5.区域危险有害原因分析方案编制
区域规划、产业环境和产业结构方面危险有害原因分析
自然资源对区域影响分析
自然条件对区域影响分析
周围社会环境对区域影响分析
人口情况对区域影响分析
区域交通运输结构方面危险有害原因分析
(一)前期准备
技术条件对区域发展影响分析
所依靠源头项目、原材料供给和产品稳定可靠性方面存在风险分析
区域对环境影响分析
区域内危险有害原因对周围区域影响分析
项目个体安全控制方案分析
区域重大工业事故应抢救援体系方面风险分析
(二)危险有害原因分析
1.自然灾害知识
地震
海啸灾害
气象灾害
(二)危险有害原因分析
2.企业总体布置基本知识
A.基本概念
总体布置:在已选定拟建企业场地上,对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单位(功效区)、居住区、相邻企业、水源、电源、渣厂、运输、平面竖向、防洪排水、外部管线、发展预留、施工用地等进行全方面规划。
(二)危险有害原因分析
生产区:工厂由生产工艺装置、辅助设施、公用工程设施等组成区域。
居民区:指具备一定人口和用地规模,人们日常居住地方。
施工用地:指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单位建设时所需要用地,包含各种预制场和施工行政管理及生活用地等。
(二)危险有害原因分析
B.总体布局标准
符合当地城市(镇)规划、区域规划、工业区规划等要求;有条件时,必须与城镇和邻近工业企业在生产、交通运输、动力公用、修理、综合利用及生活设施等方面协作;
因地制宜,充分适应气象、地形、工程水文等自然条件;
统一布置生产区域内外输送系统(公路、铁路、水路),应有合理铁路、公路、水运系统;
厂外管线宜沿道路敷设,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布置可与绿化带规划相结合;
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单位位于军事禁区、机场、国家自然保护区、名胜古迹附近时,要符合国家规范和设计要求,尽可能避开。
C.选址考虑
确保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单位厂址选择合理性主要前提是必须确保足够场地面积和周围安全距离,安全距离要满足国家规范要求。
以下地段和地域不得选为厂址:
发震断层和设防烈度高于九度地震区。
有泥石流、滑坡、流沙、溶洞等直接危害地段。
采矿陷落(错动)区界限内。
爆破危险范围内。
坝或堤决溃后可能淹没地域。
主要供水保护区。
国家要求风景区、森林和自然保护区。
历史文物古迹保护区。
对飞机起落、电台通信、电视转播、雷达导航和主要天文、气象、地震观察以及军事设施等有影响区域。
Ⅳ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厚度大新近堆积黄土、高压缩性饱和黄土和Ⅲ级膨胀土等工程地质恶劣地域。
具备开采价值矿藏区。
D.功效规划
E.装置布置合理性
3.区域内危险有害原因对周围影响分析
类比工程资料搜集和调研
B.区域内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单位存在危险有害原因辨识
C.调查和分析区域内重大危险源与周围场所、区域距离
D.区域周围生产、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