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贵州省计量测试院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引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下列属于计划特点的是()。
A.针对性
B.预览性
C.约束性
D.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计划通常具有针对性,它是依据特定的目标、问题或情境制定的,针对性要求计划要契合实际情况,聚焦特定的任务或问题,明确具体的行动方向和目标。计划也具有前瞻性,是对未来行动的规划与安排,在制定时会考虑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发展趋势,提前做好准备和部署。同时计划还具有约束性,它对相关人员和部门具有一定的规范和限制作用,确保行动按照预定的方向和步骤进行,以实现预期目标。所以选项中所描述的特点均是计划所具备的。
2、某集团有A和B两个公司,A公司全年的销售任务是B公司的1.2倍,前三季度B公司的销售业绩是A公司的1.2倍,如果照前三季度的平均销售业绩,B公司到年底正好能完成销售任务。问如果A公司希望完成全年的销售任务,第四季度的销售业绩需要达到前三季度平均销售业绩的多少倍()
A.1.44
B.2.4
C.2.76
D.3.88
【答案】:C
【解析】设前三季度A公司业绩为10,则B公司为12,B全年任务16,A全年任务19.2。A前三季度平均业绩为(frac{10}{3}),第四季度需完成9.2,9.2除以(frac{10}{3})得2.76,所以倍数是2.76。
3、请示格式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和落款四个部分组成。下列对主送机关的格式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标题之下
B.在正文之前
C.空二字书写
D.可用规范化简称
【答案】:C
【解析】请示的主送机关应在标题之下、正文之前顶格书写,而不是空二字书写。主送机关可用规范化简称。所以格式叙述不正确的是在书写时空二字。
4、新华社曾报道,某项科技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这篇报道所指的科学技术是()。
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
B.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发射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答案】:A
【解析】本题可根据各选项所涉及科技成果的时间以及题干中“发展空间技术的良好开端”等关键信息来进行分析。首先分析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良好开端。同时,1966-1976年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也符合“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这一表述,其打破了美苏对空间技术的垄断,给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接着看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神舟一号”发射成功是在1999年,此时“文化大革命”早已结束,与题干中“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不符。再看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但原子弹爆炸属于核技术领域,并非空间技术领域,不符合“发展空间技术的良好开端”这一关键信息。最后看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是在2003年,同样“文化大革命”早已结束,不符合题干中关于“文化大革命”相关成果的表述。综上,这篇报道所指的科学技术是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
5、法律主要依靠()来保证实施。
A.社会舆论
B.风俗习惯
C.道德自律
D.国家强制力
【答案】:D
【解析】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道德自律虽对行为有一定约束作用,但并非保证法律实施的主要力量。社会舆论具有一定影响力,但缺乏强制执行力;风俗习惯是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行为模式,不具备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力;道德自律依靠个人的内心信念和道德责任感,无法对全体社会成员形成普遍有效的约束。而国家强制力是法律得以实施的坚实后盾,当人们违反法律规定时,国家可以通过司法、执法等强制手段确保法律的执行。所以法律主要依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
6、甲乘坐某运输公司的出租车,出租车司机为乙。在行驶过程中,该出租车与丙驾驶的车辆相撞,导致甲受伤。经认定,丙对此次交通事故负全部责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应自行承担部分责任
B.甲可以向运输公司请求违约损害赔偿
C.甲可以向丙请求侵权损害赔偿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