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土建职称《风景园林》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单选题:把冷色占优势的植物群放在花境后面,在视觉上有()花境深度、()宽度之感。
A.加大增加
B.加大减少
C.缩小增加
D.缩小减少
【答案】:B
解析:在花境布置中,冷色通常会给人一种后退和收缩的视觉感受。把冷色占优势的植物群放在花境后面,会让后方在视觉上有往后退的感觉,从而加大了花境的深度;同时冷色的收缩感会使原本的宽度在视觉上有减少的效果,所以是加大深度、减少宽度。
2、(单选题)以下哪个时间之后,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开始逐渐认识到生态学对人类的重要性?A、19世纪初B、19世纪60年代C、20世纪初D、20世纪60年代
【答案】:D
解析: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这一时期,一系列环境公害事件频发,如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等,引起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同时,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反思人类的发展模式,逐渐认识到生态学对人类的重要性。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20世纪60年代以后,生态学逐渐成为一门受到广泛重视的学科,人们开始更多地从生态学的角度来审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3、单选题:种子中胚具有2枚子叶的植物叫双子叶植物,如
A.兰花
B.紫罗兰
C.铃兰
D.君子兰
【答案】:B
解析: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通常有2枚子叶。紫罗兰属于双子叶植物。而兰花、铃兰、君子兰均属于单子叶植物,它们种子的胚只有1枚子叶。所以本题正确答案选B。
4、单选题:高速公路分车带上必须修建绿篱或挡光板的目的是减少
A.炫光污染
B.彩光污染
C.人造白昼污染
D.白亮污染
【答案】:A
【解析】炫光污染是指强光直射入人眼或因光滑表面反射的眩光对人眼产生的有害影响。在高速公路分车带上修建绿篱或挡光板,可以阻挡对向车辆车灯的强光,减少炫光对司机眼睛的刺激,从而降低炫光污染。彩光污染主要是指舞厅、夜总会、夜间游乐场所的黑光灯、旋转灯、荧光灯和闪烁的彩色光源发出的彩光所形成的光污染。人造白昼污染是指夜幕降临后,商场、酒店上的广告灯、霓虹灯闪烁夺目,使得夜晚如同白天一样。白亮污染是指当太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等装饰反射光线造成的污染。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A。
5、单选题:以下对于壤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质地较均匀
B.物理性质良好
C.结构致密
D.通气透水
【答案】:B
解析:壤土是一种土类,其特点是质地较均匀,通气透水,但结构并不致密。而物理性质良好并不是壤土区别于其他土类的典型表述,不能作为对壤土的准确描述,所以不正确的描述选B。
6、单选题:湿地公园中,通向出入口、功能区、重要景点、服务设施的重要游览道路沿线应设置交通标识,标识间距宜小于()m。
A.100
B.150
C.200
D.250
【答案】:B
解析:在湿地公园里,通向出入口、功能区、重要景点、服务设施的重要游览道路沿线需要设置交通标识,为了让游客能及时清晰地获取交通指引信息,保障游览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标识间距宜小于150m。
7、单选题:地下设施覆土绿化构造层包括()、栽植土壤层、植被层。
A.防水层、找平层、排水层、过滤层
B.找平层、排水层、隔根层、过滤层
C.防水层、隔根层、排水层、过滤层
D.找平层、防水层、隔根层、过滤层
【答案】:C
解析:地下设施覆土绿化构造层通常包括防水层、隔根层、排水层、过滤层、栽植土壤层、植被层。防水层可防止地下水对构造层的渗透和侵蚀,保护地下设施;隔根层能防止植物根系穿透破坏地下设施;排水层用于排除多余水分,避免积水影响植物生长;过滤层可防止栽植土壤随水流失,堵塞排水层。因此正确答案选C。
8、单选题:下列园林植物适宜在偏碱性土壤生长的是
A、马尾松
B、八仙花
C、国槐
D、杜鹃花
【答案】:C
【解析】不同的园林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性有所不同。A选项马尾松,它喜好酸性土壤环境,在酸性土壤中能更好地生长和发育,对偏碱性土壤适应能力较差。B选项八仙花,其花色会受土壤酸碱度影响,但一般适宜在酸性至微酸性土壤中生长,在偏碱性土壤中生长不良。C选项国槐,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在偏碱性土壤中生长,且是常见的园林树种,在许多地方广泛种植。D选项杜鹃花,通常是典型的喜酸性土壤植物,在酸性土壤中才能保持良好的生长态势,在偏碱性土壤中难以正常生长。综上,适宜在偏碱性土壤生长的园林植物是国槐,所以答案选C。
9、单选题:以下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