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实融合,人力资源与战略转型新构想
2023企业数字化转型组织人才发展建设
前言
截至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39.8%,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背景下,使用数字化工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企业的成本压力,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建设数字化人才团队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而数字化人才短缺是企业面临的普遍挑战。在一项对1297名职场人士的调研(约65.8%来自人力资源部门)中,67%的参与者认为面临的数字化人才发展挑战包括“缺乏未来所需相关领域的人才储备”。
本报告中,数字化人才是指在信息通信产业及各行各业推进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中,可以从事数字化管理、应用或技术类相关工作的劳动者。佩信集团基于为多个行业提供数字化人才服务的经验,将重点介绍数字化转型人才需求分析方法,以及数字化人才引进和发展策略。
我们将首次分享6个为客户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的模型和工具,分别是企业数字化转型四力成功模型、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地图、数字化企业价值链模型、π型数字化人才能力模型、RATIO数字化人才引进和发展策略、数字化企业人力资源效能提升模型,以期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设计、岗位分析、人才评估、人才团队建设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数字化转型顶层战略设计Contents
数字化转型顶层战略设计
前言
统筹全局
按图索骥
数字化转型人才需求分析
弥合差距
数字化组织人才发展建设
结语
01
统筹全局
数字化转型顶层战略设计
01
数字化带来管理哲学的转变
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融合将导致人类发展的第二次“大分流”。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2022年底,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数字化驱动的经济占比都将达到50%。
“二十大”报告和“十四五”规划都体现了国家对于发展数字经济的高度重视。截至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39.8%,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社科院预计,“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整体年均名义增速为11.3%。
从企业管理者视角来看,相比工业时代,数字经济时代的管理哲学,包括价值链各环节流程形态、组织形态、关键人才需求,都发生了显著转变。
工业时代与数字经济时代的管理哲学
工业时代
数字经济时代
以产品为中?
科学管理瀑布式开发标准化
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级权力控制型企业
专业型?才
以客户为中?
精益管理迭代式开发
定制化、柔性化产品即服务
学习型、敏捷、无边界组织
复合型人才
技术变迁与人类发展“大分流”第二次大分流
技术变迁与人类发展“大分流”
第二次大分流
第一次大分流
来源:华为,佩信行业研究院整理 02
数字化转型顶层战略设计方法
泛行业的四力成功模型将企业数字化转型涉及的工作归纳为4个数字化,即数字化人才团队、数字化客户资产、数字化组织发展、数字化运营管理。其中,客户资产和运营管理以企业的基本价值活动和流程为主,人才团队和组织发展以支持活动和流程为主;人才团队属于人力资本范畴,其余3项属于信息资本和组织资本相关范畴。
模型中列举了这4方面相应的数字化工具、流程、理念等。企业需要在这4个方向上设计自己的战略动作清单。
进一步可以结合战略地图、价值链等,设计具体数字化流程和数字化转型的条件准备。
企业数字化转型四力成功模型
数字化客户资产
CRM客户关系管理CEM客户体验管理客户画像与需求挖掘RE推荐引擎
XaaS产品即服务
数字化人才团队
HCM人力资本管理数字化人才能力模型数字化招聘技术
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人才外包服务
数字化组织发展
PA人力分析EX员工体验
学习型组织与知识管理敏捷组织
无边界组织
数字化运营管理
DW数据仓库
BI商业智能、数字孪生研发(RD)数字化DSC数字化供应链
定制化、柔性化生产
来源:佩信行业研究院自主研究绘制 03
04
04
参考数字化转型战略地图设计数字化业务流程
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地图
结合价值链模型来看,数字技术对企业全部的价值活动都能够起到价值提升作用,包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优化成本结构、提高抗风险能力和增强可扩展性、支持技术和产品创新、支持体验优化升级;实现价值的机制可以归结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2个关键点。
在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各行各业的企业通过在价值链部分或全部环节应用数字技术,在内部实现数据驱动决策和设计、人机协同作业或执行流程。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地图基于平衡计分卡理论体系,以优化成本结构、提高资产利用率、增加收入机会、提高客户价值为4点目的,从人力资本、信息资本、组织资本3方面出发,为企业设计具体数字化流程,同时完善数字化转型的条件准备。
从人力资本方面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即建设数字化人才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