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3企业数字化年度指南.docx
文件大小:4.96 MB
总页数:60 页
更新时间:2025-05-20
总字数:约3.15万字
文档摘要

红杉中国携手235位CIO全景调研

2023

企业数字化年度指南

红杉中国

—红杉科技赋能 伴您数字同行—

大道至简,回归第一性原理

AIGC激发社会创新力 拥抱变化,做时代变革的受益者

2023年中,以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创新让每个人都为之一振,再次燃起技术革命产业赋能和科技创新创业的热情。

AIGC相关应用以惊人的速度在几个月内快速渗透到各个国家,各个行业,各种场景和领域,新技术的有效性已经在多个领域被验证和确认,人们有机会以全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完成现有的工作和任务。更加让人兴奋的是,新技术一定还会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物种,重塑现在的生产生活方式,创造新的价值。

每一家企业都有机会变成新技术推动下的智能企业。人类有机会以更低的成本,在更多领域中解放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回顾人类科技发展的历史,每一次重大的变革,都会带来现有体系的阻力和摩擦。而最终,无一例外的,社会对效率的追求和人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终将推动技术向前发展。当许多人还在犹豫和焦虑的时候,优秀的企业已经率先拥抱变化并积极尝试各种可能性,带领企业走进无人区和未知的空间。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社会在熟悉新技术和新模式之后,一定可以用一种更安全、更有效、更先进的方式管理好并发挥出技术的最大价值。

回归第一性原理,为企业的客户创造真实的价值和更好的体验才是企业的根本。新技术拓宽了企业数字化的版图,同样也为企业解决终极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今年我们调研了235家企业数字化负责人,结合红杉中国团队最新的观察和思考整理成册,希望对大家的数字化工作有所帮助。

—红杉科技赋能 伴您数字同行— 1

目录 本次报告观点来自

技术变革与企业经营模式变革

新技术带来企业经营模式新思考

数字化三大核心主题

数字化转型的挑战

拥抱AIGC,持续优化数字化版图

AIGC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产业

不同行业AIGC应用场景

156家企业AIGC实践案例

人机共生的组织形态

组织创新提升技术与业务融合

技术演进带来岗位迭代

保持学习,终身成长

数据赋能,激活数据价值

进入数据资产运营时代

企业期待数据带来更多衍生价值

企业数据战略的七大趋势

科技创新,AlwaysDayOne

保持开放的心态,迎接新技术

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

235家

受访企业数字实践

43个

受访企业的注册城市

关于本次调查数据的说明:

本次调查共收集到235份有效调查问卷。

19个细分行业

97%

受访者为数字化管理者*

58%

受访企业规模500人

想让AI实现自动化,还需要什么?

附录

*数字化管理者:主要指CEO、CIO、CTO、CDO等高级管理层或科技及数据部门负责人。

—红杉科技赋能伴您数字同行— 2

2023企业数字化观察-你所需了解的8件事

AIGC高速渗透,引领新一波技术变革

以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为代表的新技术在2023年为数字化和科技赋能工作注入新活力。AIGC相关应用以惊人的速度在几个月内快速渗透到不同行业的各种场景和领域,引起产业方、学术界、立法监管部门等单位共同关注和讨论。特别的,63.5%企业已经把AIGC列入企业发展战略之中,更大的价值值得期待。

公司重新审视战略,反应更敏捷

面对宏观经济和技术革新的新环境,企业重新审视当前业务模式和价值链结构,特别需要重视新技术推动下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的变化导致的产业结构重组和新物种的出现,重新判断PMF(产品市场匹配)。一些科技公司表示正在以高度的警觉性和敏捷的反应随时调整公司战略方向。

穿透价值链,重视终端用户

拉长周期来看,企业越来越意识到终端用户的重要性,借助新技术和新渠道,企业比以往更有机会穿透价值链,直接触达终端用户。这样的价值穿透对于原有渠道结构形成的冲击和影响已经在很多行业中突显出来。良性的市场环境鼓励价值链中各角色从用户价值出发不断优化自身定位和效率。

整体环境依然承压,降本增效是重点命题

企业对于数字化的投入应符合企业战略

,借助数据和技术手段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和费用是当前最重要的数字化目标。

不论是在业务还是技术领域,2023年都有很多案例指向新技术带来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革推动了商业模式创新、组织进化和效率提升。

人机共生的组织形态

随着AI时代到来,技术加速使每个人都变成了“超级个体”,人和机器的协作关系重新被定义和划分。在诸多领域,更强的机器-机器的多模态交互能力有可能将人类从繁重的事务工作和一部分创意工作中解放。企业都需要考虑如何在人机共生的组织形态下实现效率和体验的平衡和管理模式的创新。

人才市场冷热不均,供需都有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