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统编版道德与法治《错了就要改》评课稿.docx
文件大小:12.41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5-20
总字数:约3.24千字
文档摘要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错了就要改》评课稿

今天有幸聆听了[授课教师姓名]老师讲授的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有新面貌》中的《第3课错了就要改》,收获颇丰。接下来,我就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这几个方面,跟大家聊聊我对这堂课的看法,内容比较口语化,方便大家交流。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核心与指引,[授课教师姓名]老师在这堂课上目标设定得十分精准合理。从知识与技能层面来看,老师着重引导一年级的小朋友们认识到错误是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并且帮助他们清晰辨别自己错在哪里,进而掌握改正错误的有效方法,比如勇敢承认错误、认真反思行为、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等,还鼓励孩子们将这些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这样的目标设定,充分考虑了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既不会过于简单让孩子觉得无聊,也不会太难让他们望而却步,能够切实帮助孩子们学到有用的知识和技能。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老师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如观察、讨论、角色扮演以及游戏等,全方位锻炼了孩子们的能力。孩子们在观察中提升了细致入微的洞察力,在讨论中学会了思考问题、表达自己观点,在角色扮演里增强了共情能力和理解他人的能力,在游戏中培养了合作精神。通过这些亲身体验,孩子们逐渐学会如何发现错误、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并最终找到改正错误的办法,逐步养成知错能改的良好习惯。这种在实践中学习成长的方式,与一年级孩子活泼好动、好奇心旺盛的特点高度契合,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效果显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也相当出色。老师巧妙地引导,让孩子们不再害怕犯错,培养了他们正确面对错误的态度,激发了孩子们主动改正错误的意愿和勇气,成功树立起“知错能改是一种美德”的价值观。同时,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增强了责任感,明白了犯错后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且学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不断进步。纵观整堂课,老师始终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各个环节都为达成目标服务,目标达成度较高,为孩子们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

这堂课的教学内容紧密贴合教材,同时又紧密联系一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做到了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教材中展示的小朋友在学校和家庭里犯错的场景,像写错作业、和小伙伴闹矛盾、不小心弄坏东西等,老师都巧妙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对比正视错误并改正与逃避错误的不同表现和结果,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知错能改的重要性。比如说教材里有个例子,小明不小心把同桌的铅笔盒碰掉了,一开始他不敢

承认,后来在老师引导下勇敢承认错误并帮忙捡起文具,同桌不仅没生气还和他关系更好了,这样的例子孩子们一听就懂,还能联想到自己的经历。

除此之外,老师还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拓展和补充,引入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如不小心打碎花瓶、答应别人的事情却忘记做等。这些丰富的案例进一步充实了教学内容,让孩子们更深刻地认识到错误无处不在,而勇于改正错误是非常重要的。在讲解改正错误的方法时,老师讲得细致全面,不仅告诉孩子们要勇于承认错误,还教他们如何反思错误产生的原因,以及怎样采取有效的措施去改正,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孩子们能够轻松理解并知道在实际生活中该怎么做。

三、教学方法

[授课教师姓名]老师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可谓是灵活多样、相得益彰。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堪称一绝,老师创设了多个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如模拟课堂上写错字被老师发现、课间和同学争抢玩具发生冲突、在家里不小心把花瓶打碎等场景。孩子们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犯错时的心情和面对错误时的困惑,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错误,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更加深刻。

角色扮演法也为课堂增色不少,老师组织孩子们表演犯错和改正错误的情景短剧,例如让孩子们分别扮演不小心弄丢同学文具的孩子和宽容大度的同学、把家里东西搞坏的孩子和耐心教导的家长等。在表演过程中,孩子们深入体验角色的心理变化,学会站在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明白了犯错后应该如何正确处理,既锻炼了孩子们的表演能力,又让他们在实践中加深了对知错能改的理解。

讨论交流法在这堂课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老师组织孩子们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曾经犯错的经历以及是如何改正的。通过讨论,孩子们不仅反思了自己的行为,还从同伴那里学到了很多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有效锻炼。

游戏教学法的运用则让课堂氛围轻松活跃起来。老师设计了“纠错大冒险”“改正错误接力赛”等有趣的游戏,孩子们玩得兴高采烈。在游戏中,孩子们巩固了对错误的认识和改正方法,每成功完成一次纠错任务,都能感受到满满的成就感,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过程

这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得十分精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