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策略.docx
文件大小:20.11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0
总字数:约5.11千字
文档摘要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策略

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以不同的主题进行编排,每个单元具有鲜明而独立的主题,每个主题都有一定的内涵。而主题意义是指主题呈现的核心思想或深层含义,往往与文化内涵、情感、态度、价值观相关。英语课程内容包含六个要素: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是学生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英语课程的教与学应基于主题语境展开。

一、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语篇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不善于根据主题意义创设语境和设计教学活动,对主题意义的把握会失之偏颇。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一是主题意义“薄弱化”。教师太重视词汇、语法的教学,将语言知识掌握和主题意义理解进行割裂。二是主题意义“浅表化”。教师对语篇的把握不够深入,缺乏深层次的理解。三是主题意义“形式化”。教师往往会基于自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对学生进行灌输,剥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和思维发展的契机。

二、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语篇教学的价值与意义

对主题的探究是课程的核心内容,主题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探究的依据,教师应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发掘主题意义,学生在主题意义探究的过程中进行实践和探索、发现和创新,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从低阶走向高阶,也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方式从传统走向创新。教师在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优化教学设计,提炼主题的内涵与意义,主题语境为学科育人提供话题和语境,实现深度有效的教学,让学生身心成长从浅表走向纵深。

三、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语篇教学策略

(一)立足语篇,解构文本信息,促进主题意义哩解

1.研读文本,提炼语篇框架

语篇为语言学习提供主题和情境,同时又为主题意义的表达提供服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于语篇、立足语篇,以主题意义的探究为抓手,解读语篇功能和设计意图。

以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5Signs第一课时为例,上课伊始,教师放一段歌曲视频导入Signs这一主题,接着以“Wherecanweseesigns?”一问提炼出“Signsareeverywhere.”。在标志语到处可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加深理解,了解标志语的功能性,并提炼出“Signsarehelpful.”。最后,通过“Whydopeopleputsignshereandthere?”和“Remindpeoplewhatshould/shouldntpeopledo.”提炼出“Signsareimportant.”。在课堂最后,自然而然地得到主题意义的升华,即“Followtherulesandbeagoodcitizen.”

2.激活兴趣,预测语篇内容

兴趣是课堂实践中的催化剂。教师基于语篇主题意义,引导学生对所学语篇内容进行预测,促进学生对语篇主题意义的发掘和理解。

以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4Thenandnow第一课时的导入环节为例,教师在课堂开始时出示几张教师不同年龄的照片,以“Herearesomephotosofme.Fromthepictures,whatcanyouknowaboutme?”一问激趣,再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对比,学生易得出“Youcanswimnow.”“Youcanread.”等回答,促进学生发现已知经验的关联,聚焦主题“Changes”,激发学生探究主题意义的兴趣,为后续对主题意义的深度发掘埋好伏笔。

3.激发思考,培养思维品质

探究语篇的主题意义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品质。在主题意义探究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追问、创设情境、板书设计、预测等不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思考,让思维发展从有限走向无限。

以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4Thenandnow第一课时的Post-reading环节为例,在本环节,教师设计了以下活动:(1)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语篇;(2)提问“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你喜欢这些变化吗?为什么?”,学生给出的答案令人惊喜,如赞成变化是好的的学生说:“Becausetimeischanging.Wearelivingbetter.”“Ilikethechanges.Becausechangescanmakeourlifeconvenient.”。读后环节其实是升华主题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联系自身经验来表述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从而实现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二)联结单元,发掘主题内涵,促进主题意义升华

1.厘清主线,发掘主题内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主题意义的探究为统领,进行整个单元内容的整合,从而深入发掘单元主题内涵,发现语篇内容的主题意义。

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5Helpingourparents为例,第四课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