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鄂尔多斯水资源可利用量及生态需水研究报告.doc
文件大小:49.44 MB
总页数:107 页
更新时间:2020-02-28
总字数:约8.14万字
文档摘要
PAGE PAGE 81 鄂尔多斯市生态需水与可利用水资源量研究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二零一一年二月 委托单位: 承担单位: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参加单位: 负责人: 王 芳 主要完成人: 报告编写人: 报告审定人: 刘之平 报告审查人: 王 浩 报告审核人: 贾仰文 前言 目 录 TOC \o 1-3 \h \z \u 第一章 项目背景与鄂尔多斯市概况 3 1.1 研究背景 3 1.2 自然概况 4 1.2.1地质地貌与水文地质 4 1.2.2水文气象与土壤植被 8 第二章 子流域划分及水资源评价 12 2.1鄂尔多斯地区水资源三级分区 12 2.2本次水资源评价的子流域划分 12 第三章 近10年逐年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 16 第四章 植被建设与水土保持沟道治理的水文效应 37 4.1鄂尔多斯市植被概况 37 4.1.1植被分布规律 37 4.1.2主要群落类型 39 4.1.3植被耗水定额分析 41 第五章 鄂尔多斯市水文气象演变规律 16 5.1长系列气象演变规律 16 5.1.1气象基础资料 16 5.1.2资料延长及插补 16 5.1.3鄂尔多斯市降雨量分析 18 5.1.4气温变化规律分析 22 5.1.5陆面蒸发分析 25 5.1.6水面蒸发分析 28 5.1.7鄂尔多斯长系列水文气象演变规律分析 28 第六章 鄂尔多斯市生态需水 89 第七章 鄂尔多斯市可利用水资源量分析 100 第八章 鄂尔多斯市生态保护与水资源管理建议 101 第九章 鄂尔多斯市合理用水对策 102 TOC \o 1-3 \h \z \u 项目背景与鄂尔多斯市概况 研究背景 (1)鄂尔多斯生态脆弱性 鄂尔多斯位于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的接壤处,黄河以其1/7的河长呈几字湾环绕该区域。历史的战乱与现代的过度利用,使这里曾经一度为严重的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区。多年来防沙治沙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以及近年来“围封转移生态置换”项目的开展,使这里的坡面生态发生了根本性改观。 鄂尔多斯同时也是自然资源富集的地区,近十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效益竞争力在国内名列第三。 (2)鄂尔多斯的特殊性 鄂尔多斯高原是我国北方一个非常特殊和敏感的生态过渡带:从大气环流上看,它处在蒙古-西伯利亚反气旋高压中心向东南季风区的过渡;从土壤方面来讲,它处在栗钙土亚地带向棕钙土亚地带和黑垆土亚地带的过渡;在植被方面它处于森林草原–温带草原–荒漠化草原和草原化荒漠的过渡带;从植物区系上说,它是欧亚草原区和中亚荒漠区的交汇和过渡地区黄永梅,张明理。鄂尔多斯高原植物群落多样性时空变化特点。生物多样性,2006,14(1):13-20;在水文上是大陆内流区向外流区的过渡,也是风蚀和水蚀交错作用的地带;在地质地貌上,是沙区向戈壁和黄土区的过渡;这一地区同时也是我国北方多民族杂居的农牧交错地带。总之,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经济社会,鄂尔多斯都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多层次的生态过渡地带,在全球范围也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生态过渡区李新荣,张新时。鄂尔多斯高原荒漠化草原与草原化荒漠灌木类群生物多样性研究。应用生态学报,1999,10(6):665-669。 黄永梅,张明理。鄂尔多斯高原植物群落多样性时空变化特点。生物多样性,2006,14(1):13-20 李新荣,张新时。鄂尔多斯高原荒漠化草原与草原化荒漠灌木类群生物多样性研究。应用生态学报,1999,10(6):665-669 鄂尔多斯高原具有复杂多样的生境,植物种类组成也较为丰富,是一个古老的干旱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中心。由于鄂尔多斯高原地貌类型多样,有较大面积的沙地、沙漠及湖泊和低湿地的存在,非地带性植被类型也很丰富,并且占有一定的面积,是该地区植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博,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自然资源与环境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李博,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自然资源与环境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对于该生态过渡区水文水资源规律及特点的研究对于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鄂尔多斯的问题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地处半干旱区的鄂尔多斯,坡面植被的改善减少径流形成,加上沟道内坝系建设有效拦沙的同时减少径流下泄,水资源总量在减少;经济的快速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又成倍增长;虽然黄河从门前过,但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水资源的可利用量非常有限,因此,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突出。 同时,鄂尔多斯作为黄河的支流区域,需要维护黄河流域整体生态安全,既要保障坡面植被的恢复和沟道内泥沙的拦截,又要下泄生态流量并
PAGE PAGE 81 鄂尔多斯市生态需水与可利用水资源量研究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二零一一年二月 委托单位: 承担单位: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参加单位: 负责人: 王 芳 主要完成人: 报告编写人: 报告审定人: 刘之平 报告审查人: 王 浩 报告审核人: 贾仰文 前言 目 录 TOC \o 1-3 \h \z \u 第一章 项目背景与鄂尔多斯市概况 3 1.1 研究背景 3 1.2 自然概况 4 1.2.1地质地貌与水文地质 4 1.2.2水文气象与土壤植被 8 第二章 子流域划分及水资源评价 12 2.1鄂尔多斯地区水资源三级分区 12 2.2本次水资源评价的子流域划分 12 第三章 近10年逐年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 16 第四章 植被建设与水土保持沟道治理的水文效应 37 4.1鄂尔多斯市植被概况 37 4.1.1植被分布规律 37 4.1.2主要群落类型 39 4.1.3植被耗水定额分析 41 第五章 鄂尔多斯市水文气象演变规律 16 5.1长系列气象演变规律 16 5.1.1气象基础资料 16 5.1.2资料延长及插补 16 5.1.3鄂尔多斯市降雨量分析 18 5.1.4气温变化规律分析 22 5.1.5陆面蒸发分析 25 5.1.6水面蒸发分析 28 5.1.7鄂尔多斯长系列水文气象演变规律分析 28 第六章 鄂尔多斯市生态需水 89 第七章 鄂尔多斯市可利用水资源量分析 100 第八章 鄂尔多斯市生态保护与水资源管理建议 101 第九章 鄂尔多斯市合理用水对策 102 TOC \o 1-3 \h \z \u 项目背景与鄂尔多斯市概况 研究背景 (1)鄂尔多斯生态脆弱性 鄂尔多斯位于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的接壤处,黄河以其1/7的河长呈几字湾环绕该区域。历史的战乱与现代的过度利用,使这里曾经一度为严重的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区。多年来防沙治沙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以及近年来“围封转移生态置换”项目的开展,使这里的坡面生态发生了根本性改观。 鄂尔多斯同时也是自然资源富集的地区,近十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效益竞争力在国内名列第三。 (2)鄂尔多斯的特殊性 鄂尔多斯高原是我国北方一个非常特殊和敏感的生态过渡带:从大气环流上看,它处在蒙古-西伯利亚反气旋高压中心向东南季风区的过渡;从土壤方面来讲,它处在栗钙土亚地带向棕钙土亚地带和黑垆土亚地带的过渡;在植被方面它处于森林草原–温带草原–荒漠化草原和草原化荒漠的过渡带;从植物区系上说,它是欧亚草原区和中亚荒漠区的交汇和过渡地区黄永梅,张明理。鄂尔多斯高原植物群落多样性时空变化特点。生物多样性,2006,14(1):13-20;在水文上是大陆内流区向外流区的过渡,也是风蚀和水蚀交错作用的地带;在地质地貌上,是沙区向戈壁和黄土区的过渡;这一地区同时也是我国北方多民族杂居的农牧交错地带。总之,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经济社会,鄂尔多斯都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多层次的生态过渡地带,在全球范围也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生态过渡区李新荣,张新时。鄂尔多斯高原荒漠化草原与草原化荒漠灌木类群生物多样性研究。应用生态学报,1999,10(6):665-669。 黄永梅,张明理。鄂尔多斯高原植物群落多样性时空变化特点。生物多样性,2006,14(1):13-20 李新荣,张新时。鄂尔多斯高原荒漠化草原与草原化荒漠灌木类群生物多样性研究。应用生态学报,1999,10(6):665-669 鄂尔多斯高原具有复杂多样的生境,植物种类组成也较为丰富,是一个古老的干旱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中心。由于鄂尔多斯高原地貌类型多样,有较大面积的沙地、沙漠及湖泊和低湿地的存在,非地带性植被类型也很丰富,并且占有一定的面积,是该地区植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博,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自然资源与环境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李博,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自然资源与环境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对于该生态过渡区水文水资源规律及特点的研究对于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鄂尔多斯的问题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地处半干旱区的鄂尔多斯,坡面植被的改善减少径流形成,加上沟道内坝系建设有效拦沙的同时减少径流下泄,水资源总量在减少;经济的快速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又成倍增长;虽然黄河从门前过,但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水资源的可利用量非常有限,因此,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突出。 同时,鄂尔多斯作为黄河的支流区域,需要维护黄河流域整体生态安全,既要保障坡面植被的恢复和沟道内泥沙的拦截,又要下泄生态流量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