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云南]小(一)型水库干渠防渗节水配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secret.doc
文件大小:433.06 KB
总页数:55 页
更新时间:2020-02-27
总字数:约2.76万字
文档摘要
PAGE 49 PAGE 12 1 工 程 慨 况 1.1工程慨况 XX水库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顾防洪与XX镇集镇供水的小(一)型水库。该工程始建于1965年9月,次年8月投入运行。水库控制径流面积为6.6km2,坝体为碾压式均质坝,坝高23.64m,坝顶高程1924m,总库容287.71万m3,正常库容222.75万m3,死库容2.34万m3,多年平均蓄水量200万m3。 水库枢纽包括大坝、溢洪道、低涵及东、西高涵。大坝为碾压式均质土坝,坝顶高程1924.00米,坝顶长215米,最大坝高24.0米,坝顶宽4米,最大坝底宽139.4米;迎水坡坡比1:3,背水坡坡比1:2.5,为草皮护坡;坡脚高有排水棱体。干渠于1966年7月建月成,全长17km(低干渠全长9.3km,支渠长1.7km,东高干渠全长4.0km,西高干渠全长2.0km),经过40多年运行,淤积、坍塌严重。 1.2工程地质资料 1、地层岩性 区域出露地层主要为元古界、古生界和第四系地层,元古界地层主要出露昆明群年首山组(Ptn)、古生界地层有泥盆系、石炭系、二迭系地层;第四系(Q)地层,从老至新分述如下: 元古界(Ptn) 元古界主要出露前震旦系牛首山组(Ptn):分布在区域地区,依据形成环境及岩性特征可分为三段。 年首山组下段(Ptna)以灰绿色含苞欲放绢云母泥质板岩、含粉砂质板岩为主,夹多层泥质片岩及少量薄层石英粉砂岩,厚度为256~520m。 牛首山组中段(Ptnb):以灰白色、浅灰色中粒长石砂岩为主,次为细砂岩夹泥质页岩,厚度为580m。 牛首山组上段(Ptnc):以中厚层细粒长石砂岩、流纹状凝灰岩、硅质岩为主,厚度为300~600m。 古生界 区域内古生界地层有泥盆系、石炭系、二迭系,分述如下: 泥盆系(D):本区出露海口组、曲靖组(D2h、D2q),海口组岩性为黄绿~灰白色中厚状粉~细粒石英砂岩夹页岩与覆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厚5~89m;曲靖组岩性为灰~深灰色中厚层白去岩为主,偶夹薄层页岩,厚>330m。 石炭系(C):本区出露威宁组(C2w)、马平组(C3m)地层。威宁组(C2w):岩性为灰~浅灰色鲕粒灰隐晶灰岩;马平组(C3m):岩性为灰~肉红色块状隐晶~微晶灰岩,厚度48m。 二迭系:(P)本区出露霞茅口组(P1q+m)、倒石头组(P1d) 栖霞茅口组(P1q+m):岩性为隐晶~微晶质块状白云岩、琥斑状灰岩,底部为泥灰岩夹页岩,厚0.5~50m;倒石头组(P1d):砂页岩,铝土岩,底部为深灰色炭质页岩与灰岩互层,厚23~65m。 本系地层沉积不连续,与上覆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第四系(Q):分布于区域山麓及河谷地区。 全新统(Qedl):红褐色粘土含少量岩屑碎块,厚0.5~5m;全新统(Qapl):褐黄、灰绿色含砂、砾质土,厚0.5~10m。 B、区域稳定及地震基本烈度 区域断层虽较为发育,但新构造运动性迹象不明显,区域相对稳定,一些大的地质构造都是相对较早的地质年代地壳运动造成的。根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45s,相应地震烈度为Ⅶ度,工程按Ⅶ度设防。 C、地貌及物理地质现象 XX水库干渠防渗工程水库干渠区域地势开阔,地形平缓,西北高,东南地,海拔1950~2100m之间。区域以剥蚀型丘陵地貌为主。 区域岩体裸露,碎屑岩类岩石分布广泛,风化、剥蚀现象强烈,植被差,局部陡坡地段存在少量岩石风化掉块和局部坍塌现象。 渠道沿线物理地质现象主要表现为冲沟及小规模坍塌。 1.3施工条件 (一)施工自然条件 XX水库位于XX县XX镇北2km处,交通方便,海拔高程在1900~2000m之间,属北亚热带和暖湿带,为半湿润、半干燥气候过渡地带,干湿季分明,旱季为11月至次年4月,降雨量仅占年降雨量的20%,雨季湿润多雨,5~10月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的80%。多年平均气温14.6℃,多年平均降水量1000mm,霜期38天。由上可以看出工程区的自然条件较好。 2 施工布置总体安排 2.1 布置原则 (1) 各施工场地的临时设施、施工辅助企业及施工道路均按招标文件要求及业主提供的条件规划布置。 (2) 临时设施及施工辅助企业的规模和容量按施工总进度和施工强度的需要进行规划设计。 (3) 各施工场地及营地均按有关规范要求配置足够的环保设施及消防设施。 (4) 临时设施及辅助企业的布置要求紧凑、合理、并方便使用。请参阅施工总布置图。 2.2. 场内交通布置 (1)交通条件:XX水库干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