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四川]水电站支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secret.doc
文件大小:874.42 KB
总页数:36 页
更新时间:2020-02-27
总字数:约2万字
文档摘要
PAGE 1概述 1.1工程概况 XX水电站位于XX江一级支流XX河中下游,地处XX市西南侧XX市雨城区XX镇和周河乡境内。坝址距XX市公路里程约168km,距下游XX市约23km,工程区左岸顺河有XX至XX乡的三级公路通过。XX水电站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706.5m,最大坝高44.5m,坝顶宽5m,坝顶长177.29m,水库正常蓄水位703m,总库容0.0286亿m3,总装机容量56MW。 本标工程合同名称为:XXXXXX河XX电站大坝、泄洪系统、进水口及引水隧洞4+000.00m桩号以前土建及安全监测工程;合同编号为:XX。引水隧洞主洞桩号引0+000~引4+000,其中布置两条施工支洞,1#施工支洞调整后,位于主洞桩号引1+304.809处,长315.39米,2#支洞位于主洞桩号引2+704.809处,长220.53米,支洞断面为城门洞(底宽7.2m×拱高6.8m),每断面开挖面积为42.242m2,以 = 4 \* ROMAN IV、 = 5 \* ROMAN V类围岩为主,只在进洞口20m段进行厚度40cm的混凝土衬砌。1#支洞进口底板高程678.00m,出口底板高程680.20m,底板纵坡为0.70%;2#施工支洞进口底板高程673.00m,出口底板高程675.56m,底板纵坡为1.16%。 表1 施工支洞特性表 名称 开挖断面 (B×H) 洞型 衬砌厚度(cm) 长度 (m) 起点高程(m) 终点高程(m) 坡度(%) 1#支洞 (7.2×6.8m) 城门 40 315.39 678.0 680.2 0.70 2#支洞 (7.2×6.8m) 城门 40 220.53 673.0 675.56 1.16 1.2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2#施工支洞位置所在区位于川西平原西部边缘山区,地处峨眉山与龙门山接壤地带,岩石软硬相间,在风化等地质营力作用下,易形成单面山、条状山脊及陡崖地形。 岩体为紫红色夹少量灰绿色泥岩,多属软岩类,岩体易风化崩解,遇水易软化,裂隙、夹层发育,且具有膨胀性,围岩稳定性差,以 = 4 \* ROMAN IV、 = 5 \* ROMAN V类围岩为主,因此要求进行系统支护,开挖后及时进行锚喷封闭,并做好排水处理。施工要求: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 XX河流域属于XX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夏季受孟加拉湾西南季风影响,将大量水汽带入本流域,加上特殊地形影响,极易降暴雨,是全国有名的暴雨区,炳灵常常是XX河的暴雨中心, 多年平均降雨量可达2085.6mm,年最大降雨量2776.1mm(1959年8月12日),最大一是降水量达215.6mm,6~9月降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2.5%,其余8个月的降水量占37.5%。 1.3主要工程量 1#、2#施工支洞开挖与支护具体工程量见表2。 表2 1#、2#施工支洞主要工程量表 序号 工程项目 单位 工程量 备注 一、1#施工支洞工程量 1 土石方明挖 m3 4480 洞口覆盖层 2 石方洞挖 m3 14165.73 设计洞长315.39延m, 其中Ⅳ类围岩32.3m, Ⅴ类围岩283.09m 3 锚杆 根 370 φ25、 L=4.5m 4 锚杆 根 1373 φ25、 L=3m 5 喷射混凝土 m3 697.7 含边坡喷混凝土 6 C20混凝土 m3 1056.05 封堵砼 7 C25混凝土 m3 202.3 洞门素砼衬砌 8 钢筋 t 242.4 含边坡挂网钢筋 9 型钢 t 43.77 初步估计量 10 排水孔 m 2406 φ50、L=3m 二、2#施工支洞工程量 1 土石方明挖 m3 4795 2 石方洞挖 m3 10933 洞长220.53延m 3 锚杆 根 442 φ25、 L=4.5m 4 锚杆 根 447 φ25、 L=3m 5 喷射混凝土 m3 591.8 含边坡喷混凝土 6 混凝土 m3 1414.1 C20、C25 7 钢筋 t 170.43 含边坡挂网钢筋 8 排水孔 m 1903 φ50、L=3m 2 施工准备 2.1施工道路 1#、2#施工支洞施工道路场内为右岸2#公路,场外为雅望三级公路,利用郭家圷大桥与雅望公路相接,通往左坝肩上游弃渣场。 2.2弃渣场 弃渣场位于坝址上游约1.2km的左侧漫滩上,1#、2#施工支洞弃渣运距分别为2.6 km 、4.1km。渣场按设计要求进行渣场浆砌石防护,并设置排水沟排水,以避雨水汇集冲刷,运渣车辆应服从渣场管理人员指挥,按弃渣规划分层、分区堆弃,严禁乱卸乱到;弃渣应分层用推土机平整,顶面做成3%的散水,避免场面积水。 2.3施工测量 接收监理工程师移交的平
PAGE 1概述 1.1工程概况 XX水电站位于XX江一级支流XX河中下游,地处XX市西南侧XX市雨城区XX镇和周河乡境内。坝址距XX市公路里程约168km,距下游XX市约23km,工程区左岸顺河有XX至XX乡的三级公路通过。XX水电站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706.5m,最大坝高44.5m,坝顶宽5m,坝顶长177.29m,水库正常蓄水位703m,总库容0.0286亿m3,总装机容量56MW。 本标工程合同名称为:XXXXXX河XX电站大坝、泄洪系统、进水口及引水隧洞4+000.00m桩号以前土建及安全监测工程;合同编号为:XX。引水隧洞主洞桩号引0+000~引4+000,其中布置两条施工支洞,1#施工支洞调整后,位于主洞桩号引1+304.809处,长315.39米,2#支洞位于主洞桩号引2+704.809处,长220.53米,支洞断面为城门洞(底宽7.2m×拱高6.8m),每断面开挖面积为42.242m2,以 = 4 \* ROMAN IV、 = 5 \* ROMAN V类围岩为主,只在进洞口20m段进行厚度40cm的混凝土衬砌。1#支洞进口底板高程678.00m,出口底板高程680.20m,底板纵坡为0.70%;2#施工支洞进口底板高程673.00m,出口底板高程675.56m,底板纵坡为1.16%。 表1 施工支洞特性表 名称 开挖断面 (B×H) 洞型 衬砌厚度(cm) 长度 (m) 起点高程(m) 终点高程(m) 坡度(%) 1#支洞 (7.2×6.8m) 城门 40 315.39 678.0 680.2 0.70 2#支洞 (7.2×6.8m) 城门 40 220.53 673.0 675.56 1.16 1.2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2#施工支洞位置所在区位于川西平原西部边缘山区,地处峨眉山与龙门山接壤地带,岩石软硬相间,在风化等地质营力作用下,易形成单面山、条状山脊及陡崖地形。 岩体为紫红色夹少量灰绿色泥岩,多属软岩类,岩体易风化崩解,遇水易软化,裂隙、夹层发育,且具有膨胀性,围岩稳定性差,以 = 4 \* ROMAN IV、 = 5 \* ROMAN V类围岩为主,因此要求进行系统支护,开挖后及时进行锚喷封闭,并做好排水处理。施工要求: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 XX河流域属于XX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夏季受孟加拉湾西南季风影响,将大量水汽带入本流域,加上特殊地形影响,极易降暴雨,是全国有名的暴雨区,炳灵常常是XX河的暴雨中心, 多年平均降雨量可达2085.6mm,年最大降雨量2776.1mm(1959年8月12日),最大一是降水量达215.6mm,6~9月降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2.5%,其余8个月的降水量占37.5%。 1.3主要工程量 1#、2#施工支洞开挖与支护具体工程量见表2。 表2 1#、2#施工支洞主要工程量表 序号 工程项目 单位 工程量 备注 一、1#施工支洞工程量 1 土石方明挖 m3 4480 洞口覆盖层 2 石方洞挖 m3 14165.73 设计洞长315.39延m, 其中Ⅳ类围岩32.3m, Ⅴ类围岩283.09m 3 锚杆 根 370 φ25、 L=4.5m 4 锚杆 根 1373 φ25、 L=3m 5 喷射混凝土 m3 697.7 含边坡喷混凝土 6 C20混凝土 m3 1056.05 封堵砼 7 C25混凝土 m3 202.3 洞门素砼衬砌 8 钢筋 t 242.4 含边坡挂网钢筋 9 型钢 t 43.77 初步估计量 10 排水孔 m 2406 φ50、L=3m 二、2#施工支洞工程量 1 土石方明挖 m3 4795 2 石方洞挖 m3 10933 洞长220.53延m 3 锚杆 根 442 φ25、 L=4.5m 4 锚杆 根 447 φ25、 L=3m 5 喷射混凝土 m3 591.8 含边坡喷混凝土 6 混凝土 m3 1414.1 C20、C25 7 钢筋 t 170.43 含边坡挂网钢筋 8 排水孔 m 1903 φ50、L=3m 2 施工准备 2.1施工道路 1#、2#施工支洞施工道路场内为右岸2#公路,场外为雅望三级公路,利用郭家圷大桥与雅望公路相接,通往左坝肩上游弃渣场。 2.2弃渣场 弃渣场位于坝址上游约1.2km的左侧漫滩上,1#、2#施工支洞弃渣运距分别为2.6 km 、4.1km。渣场按设计要求进行渣场浆砌石防护,并设置排水沟排水,以避雨水汇集冲刷,运渣车辆应服从渣场管理人员指挥,按弃渣规划分层、分区堆弃,严禁乱卸乱到;弃渣应分层用推土机平整,顶面做成3%的散水,避免场面积水。 2.3施工测量 接收监理工程师移交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