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水下抛石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研究.docx
文件大小:21.25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0-02-24
总字数:约3.99千字
文档摘要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 水下抛石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水下抛石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摘要:水下抛石护岸工程作为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崩塌岸坡加固治理施工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水下抛石护岸工程 施工实例,重点阐述了水下抛石施工流程,并针对施工工艺特点提 出了一些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旨在提高工程的质量,以供类似工 程参考。 关键词:水下抛石;施工工艺;定位船定位;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广东省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 雨量多、雨季长,人们对沿江堤防工程的质量要求也有所提高。水 下抛石护岸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主要是通过抛石覆盖 使受冲刷的河床、岸坡达到防冲的效果。这种护岸方式具有施工方 便、费用低、石料来源广和适应性强等优点,是堤防加固工程中加 固堤脚、防止崩岸的重要举措,目前在堤防工程应用中取得了良好 的效益。但水下抛石护岸工程由于在水下施工,是一项隐蔽性工程, 容易受到水流淘涮、河床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工程的质量无法 满足堤防建设的需要。因此,加强水下抛石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的研 究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本文通过介绍水下抛石施工流程,提出 一些切实的质量控制措施,从而确保护岸工程的质量安全。 1?工程概述 在广东省珠江流域内,某河道由于近年来无序采砂及在该河段 的右汊河道进口段用锁坝、丁坝、分水坝进行航道整治,?使左汊河 道的分流比进一步加大,?造成左汊河道严重下切,?河岸迎流顶冲, 严重威胁大堤安全,因此要进行堤防加固。在本工程中,?堤防加固采 用水下抛石进行护岸、护脚和护底,按照设计要求,?抛石护底厚 1.5m,?护脚坡度?1:4,?护岸平台面高程-10m。 2?施工程序 该项目施工程序为:抛前施工测量放样→现场抛投试验→划分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 施工区条格→测量放样→定位船的定位→石料船挂靠→抛投石料→ 测量条格抛投量→补抛→完工水下断面测量。 3?水下抛石施工 3.1?抛前水下地形测量 开工前,采用?GPS?和测深仪对施工区域进行水下地形测量并绘 制相应的水下地形图。 3.2?现场抛投试验 选取有代表性的石料及经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抛投区进行试验抛 投。抛投试验包括:抛投区水深、流速、漂距、定位船、运料船定 位。必要时请潜水员摸测抛投石料的实际落地部位,以便确定最终 的施工参数,也为抛石落距经验公式提供更丰富的参考。 3.3?划分施工区条格 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抛石工程自上而下分为?17?个抛区。抛填 施工条(区)格的平面尺寸为?20m?长×12m?宽。 3.4?测量放样 (1)依据设计部门提供的已知点坐标和高程确定控制点的实地位 置,并做埋桩插旗标记; (2)确定断面分界线:根据从上游至下游抛石原则确定各断面线 (按每?20m?一个断面布置)对应岸上的点和近水边点的位置,并用花 杆作好标记; (3)做好水位标尺,确定抛投时的水位; (4)准备量距绳(在绳索上从起抛点开始,每?1.5m?用红布条作标 记),确定水上护宽及深泓位置,并在深泓线上做好水上浮标; (5)用一端固定在近水边点的分界桩上的量距绳确定运料船的挂 靠位置。 3.5?定位船定位 (1)抛石落距确定 受水流流速?V、块石自身重量?W?和水深?H?诸因素的影响,抛投 块石时势必沿水流方向向下有一段的漂移量,漂移量按公式 S=1.47VH/W1/6?计算。抛石落距测定方法如下: ①定位船移至断面定位后,通过流速仪测量流速,同时采用测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 深仪测量断面处水深。 ②再根据公式?S=1.47VH/W1/6?计算块石入水落距,落距加装石 船船头空白区距离即为定位船的提前量。 (2)定位船定位 本工程采用两艘定位船,分两段按照从上游至下游先深后浅的 原则进行抛石作业。根据水上抛填网格确定定位船位置,采用“丁” 字形定位法固定定位船,即定位船与岸边成“丁”字形摆放。定位 船按外上游锚(领水锚)→里上游锚→外顶头锚→里顶头锚→里下游 锚→外下游锚进行抛锚,上、下游锚缆应抛成八字形。上、下游锚 分别选用?0.4T、0.8T?的霍尔锚,顶头锚选用?0.2T?的霍尔锚或四齿 锚,定位船船舷与岸上断面线标记成一直线,定位船在断面线上平 行移位时采用六分仪交会定位,定位船定位时还应根据计算所得的 提前量校核船位,使其准确定位。以上定位形式在非汛期水下抛石 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效果良好。 3.6?石料船挂靠、抛投石料 定位船定好位后,可在定位船下舷边挂靠装石船进行施工。根 据以往水下抛石经验的总结,正常装石船上的块石由船侧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 水下抛石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水下抛石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摘要:水下抛石护岸工程作为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崩塌岸坡加固治理施工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水下抛石护岸工程 施工实例,重点阐述了水下抛石施工流程,并针对施工工艺特点提 出了一些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旨在提高工程的质量,以供类似工 程参考。 关键词:水下抛石;施工工艺;定位船定位;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广东省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 雨量多、雨季长,人们对沿江堤防工程的质量要求也有所提高。水 下抛石护岸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主要是通过抛石覆盖 使受冲刷的河床、岸坡达到防冲的效果。这种护岸方式具有施工方 便、费用低、石料来源广和适应性强等优点,是堤防加固工程中加 固堤脚、防止崩岸的重要举措,目前在堤防工程应用中取得了良好 的效益。但水下抛石护岸工程由于在水下施工,是一项隐蔽性工程, 容易受到水流淘涮、河床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工程的质量无法 满足堤防建设的需要。因此,加强水下抛石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的研 究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本文通过介绍水下抛石施工流程,提出 一些切实的质量控制措施,从而确保护岸工程的质量安全。 1?工程概述 在广东省珠江流域内,某河道由于近年来无序采砂及在该河段 的右汊河道进口段用锁坝、丁坝、分水坝进行航道整治,?使左汊河 道的分流比进一步加大,?造成左汊河道严重下切,?河岸迎流顶冲, 严重威胁大堤安全,因此要进行堤防加固。在本工程中,?堤防加固采 用水下抛石进行护岸、护脚和护底,按照设计要求,?抛石护底厚 1.5m,?护脚坡度?1:4,?护岸平台面高程-10m。 2?施工程序 该项目施工程序为:抛前施工测量放样→现场抛投试验→划分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 施工区条格→测量放样→定位船的定位→石料船挂靠→抛投石料→ 测量条格抛投量→补抛→完工水下断面测量。 3?水下抛石施工 3.1?抛前水下地形测量 开工前,采用?GPS?和测深仪对施工区域进行水下地形测量并绘 制相应的水下地形图。 3.2?现场抛投试验 选取有代表性的石料及经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抛投区进行试验抛 投。抛投试验包括:抛投区水深、流速、漂距、定位船、运料船定 位。必要时请潜水员摸测抛投石料的实际落地部位,以便确定最终 的施工参数,也为抛石落距经验公式提供更丰富的参考。 3.3?划分施工区条格 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抛石工程自上而下分为?17?个抛区。抛填 施工条(区)格的平面尺寸为?20m?长×12m?宽。 3.4?测量放样 (1)依据设计部门提供的已知点坐标和高程确定控制点的实地位 置,并做埋桩插旗标记; (2)确定断面分界线:根据从上游至下游抛石原则确定各断面线 (按每?20m?一个断面布置)对应岸上的点和近水边点的位置,并用花 杆作好标记; (3)做好水位标尺,确定抛投时的水位; (4)准备量距绳(在绳索上从起抛点开始,每?1.5m?用红布条作标 记),确定水上护宽及深泓位置,并在深泓线上做好水上浮标; (5)用一端固定在近水边点的分界桩上的量距绳确定运料船的挂 靠位置。 3.5?定位船定位 (1)抛石落距确定 受水流流速?V、块石自身重量?W?和水深?H?诸因素的影响,抛投 块石时势必沿水流方向向下有一段的漂移量,漂移量按公式 S=1.47VH/W1/6?计算。抛石落距测定方法如下: ①定位船移至断面定位后,通过流速仪测量流速,同时采用测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 深仪测量断面处水深。 ②再根据公式?S=1.47VH/W1/6?计算块石入水落距,落距加装石 船船头空白区距离即为定位船的提前量。 (2)定位船定位 本工程采用两艘定位船,分两段按照从上游至下游先深后浅的 原则进行抛石作业。根据水上抛填网格确定定位船位置,采用“丁” 字形定位法固定定位船,即定位船与岸边成“丁”字形摆放。定位 船按外上游锚(领水锚)→里上游锚→外顶头锚→里顶头锚→里下游 锚→外下游锚进行抛锚,上、下游锚缆应抛成八字形。上、下游锚 分别选用?0.4T、0.8T?的霍尔锚,顶头锚选用?0.2T?的霍尔锚或四齿 锚,定位船船舷与岸上断面线标记成一直线,定位船在断面线上平 行移位时采用六分仪交会定位,定位船定位时还应根据计算所得的 提前量校核船位,使其准确定位。以上定位形式在非汛期水下抛石 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效果良好。 3.6?石料船挂靠、抛投石料 定位船定好位后,可在定位船下舷边挂靠装石船进行施工。根 据以往水下抛石经验的总结,正常装石船上的块石由船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