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景.docx
文件大小:28.44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0-02-24
总字数:约6.15千字
文档摘要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景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全长 1432?公里,其中,输水总干渠长?1246?公里,天津干渠长 144?公里。输水总干渠自陶岔渠首闸起,经长江流域与淮 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沿唐白河流域和黄淮海平原西 部边缘开挖渠道,在河南省郑州市附近通过隧道穿过黄河, 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跨江、淮、黄、海四大流域,基本 自流到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个省市。?清泉自山中奔 流而出,河水清澈见底,这是南水北调中线重要水源涵养 地汉江。 2014?年?12?月?27?日开闸送出的汉江水,又从南 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终点北京团城湖明渠的闸口流 出,继而又从北京千家万户的水龙头里流出。从此,北京 人均水资源量增幅超过?50%。工程的供水范围为北京、天津、 华北平原及沿线湖北、河南两省部分地区,不止解了首都 “口渴”的燃眉之急,也有效改善了沿线?141?个县级以上城市 的供水。工程计划年调水量?95?亿立方米,实施全线统一调 度,水量调度以国务院批准的规划为基本依据。其中河南 省?37.7?亿立方米、河北省?34.7?亿立方米、北京市?12.4?亿立 方米、天津市?10.2?亿立方米,主要任务是用于城市生活和 工业供水,约占?92.7%,同时兼顾农业及其它用水,约占 6.3%。最新评估结果显示,南水北调中线水质稳定保持Ⅱ类 标准,干线输水水质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中线工程的 贯通,能使约?6000?万人直接喝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间接 惠及人口近?1?亿。?2014?年?11?月?1?日,位于河南省淅川县 陶岔村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陶岔渠首枢纽工程建筑 物主要有引渠、重力坝、引水闸、消力池、电站厂房和管 理用房等。渠首闸坝顶高程?176.6?米,轴线长?265?米,引水 闸底部高程?140?米,分?3?孔,设计流量?350?立方米/秒, 加大流量可达?420?立方米/秒。电站为河床径流式,装机 容量5万千瓦,安装2台?2.5?万千瓦机组。?陶岔到团城湖, 一渠碧波走了半个月。而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从?2003?年 12?月开工建设,总投资?2013?亿元,足足“走”了十一年。创 造了许多水利工程建筑上的奇迹。?“长高”的大坝,南北两 利?老丹江口大坝开建于?1958?年?9?月?1?日,1967?年?11?月 大坝下闸蓄水。1968?年具备发电功能,至?1973?年第?6?台 机组并网发电,装机容量?90?万千瓦。老丹江口大坝总长 2.5?公里,工程最大坝高?97?米,坝顶高程?162?米。2005?年 9?月?26?日,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开工,2009 年?6?月?20?日,混凝土坝坝顶全线贯通,坝顶高程由原来的 162?米增至?176.6?米,坝顶长度由原来的?2494?米增至?3442 米,正常蓄水位由?157?米增至?170?米,库容由?174.5?亿立 方米增至?290.5?亿立方米。?丹江口水库是亚洲第一大人工 湖,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水库总面积?846?平 方千米,被称为汉江的天然水位调节器,有“亚洲天池”之美 誉。水库来水?90%源于汉江,10%来源于汉江支流——丹江。 丹江口大坝加高后,总库容达到?290.5?亿立方米。?丹江口 大坝巍然耸立在在汉江与其支流丹江汇合口的下游?800?米 处。坝顶可鸟瞰丹江口城区,远眺武当山,回首则是大坝 锁汉江的雄姿和烟波浩渺的胜景。对游客来说,这是个绝 佳观景点,对丹江口人来说,大坝却是个生命体,因为好 几年来,他们见证了大坝一点点地“长”高。自?2005?年丹江 口大坝加高工程开工以来,历时近?5?年,大坝终于从原来 的?162?米“长”至?176.6?米,表孔坝段溢流堰顶高程由原来的 138?米加高至?152?米。自?1958?年开始建设的丹江口水库是 汉江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1973?年工程初期规模全部 建成并投入使用。此时的丹江口大坝总长?2.5?公里,坝顶高 程?162?米。在三峡工程之前,丹江口水库是整个长江流域 控制作用最好、综合效益最大、功能最齐全的水利枢纽, 在防洪、发电等方面有着辉煌的过去,多年平均发电量?40 亿度,丹江口水库及其防洪系统可抵御?20?年一遇洪水。可 为了满足南水北调的现实要求,同时也为汉江中下游防洪 体系达到防范汉江百年一遇洪水的标准,加高丹江口水库 大坝,成为实现“南北两利”的最经济、最有效、最关键的举 措,既可提高向北方调水的保证率,又可减轻调水对汉江 中下游的不利影响。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是中线工程的重 要内容。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又被称为丹江口水利枢纽后 期工程,即在初期工程的基础上完建。所以,丹江口水利 枢纽管理局(汉江集团)的王立工程师对外介绍时,喜欢将该 工程形象地比喻成在原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景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全长 1432?公里,其中,输水总干渠长?1246?公里,天津干渠长 144?公里。输水总干渠自陶岔渠首闸起,经长江流域与淮 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沿唐白河流域和黄淮海平原西 部边缘开挖渠道,在河南省郑州市附近通过隧道穿过黄河, 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跨江、淮、黄、海四大流域,基本 自流到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个省市。?清泉自山中奔 流而出,河水清澈见底,这是南水北调中线重要水源涵养 地汉江。 2014?年?12?月?27?日开闸送出的汉江水,又从南 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终点北京团城湖明渠的闸口流 出,继而又从北京千家万户的水龙头里流出。从此,北京 人均水资源量增幅超过?50%。工程的供水范围为北京、天津、 华北平原及沿线湖北、河南两省部分地区,不止解了首都 “口渴”的燃眉之急,也有效改善了沿线?141?个县级以上城市 的供水。工程计划年调水量?95?亿立方米,实施全线统一调 度,水量调度以国务院批准的规划为基本依据。其中河南 省?37.7?亿立方米、河北省?34.7?亿立方米、北京市?12.4?亿立 方米、天津市?10.2?亿立方米,主要任务是用于城市生活和 工业供水,约占?92.7%,同时兼顾农业及其它用水,约占 6.3%。最新评估结果显示,南水北调中线水质稳定保持Ⅱ类 标准,干线输水水质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中线工程的 贯通,能使约?6000?万人直接喝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间接 惠及人口近?1?亿。?2014?年?11?月?1?日,位于河南省淅川县 陶岔村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陶岔渠首枢纽工程建筑 物主要有引渠、重力坝、引水闸、消力池、电站厂房和管 理用房等。渠首闸坝顶高程?176.6?米,轴线长?265?米,引水 闸底部高程?140?米,分?3?孔,设计流量?350?立方米/秒, 加大流量可达?420?立方米/秒。电站为河床径流式,装机 容量5万千瓦,安装2台?2.5?万千瓦机组。?陶岔到团城湖, 一渠碧波走了半个月。而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从?2003?年 12?月开工建设,总投资?2013?亿元,足足“走”了十一年。创 造了许多水利工程建筑上的奇迹。?“长高”的大坝,南北两 利?老丹江口大坝开建于?1958?年?9?月?1?日,1967?年?11?月 大坝下闸蓄水。1968?年具备发电功能,至?1973?年第?6?台 机组并网发电,装机容量?90?万千瓦。老丹江口大坝总长 2.5?公里,工程最大坝高?97?米,坝顶高程?162?米。2005?年 9?月?26?日,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开工,2009 年?6?月?20?日,混凝土坝坝顶全线贯通,坝顶高程由原来的 162?米增至?176.6?米,坝顶长度由原来的?2494?米增至?3442 米,正常蓄水位由?157?米增至?170?米,库容由?174.5?亿立 方米增至?290.5?亿立方米。?丹江口水库是亚洲第一大人工 湖,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水库总面积?846?平 方千米,被称为汉江的天然水位调节器,有“亚洲天池”之美 誉。水库来水?90%源于汉江,10%来源于汉江支流——丹江。 丹江口大坝加高后,总库容达到?290.5?亿立方米。?丹江口 大坝巍然耸立在在汉江与其支流丹江汇合口的下游?800?米 处。坝顶可鸟瞰丹江口城区,远眺武当山,回首则是大坝 锁汉江的雄姿和烟波浩渺的胜景。对游客来说,这是个绝 佳观景点,对丹江口人来说,大坝却是个生命体,因为好 几年来,他们见证了大坝一点点地“长”高。自?2005?年丹江 口大坝加高工程开工以来,历时近?5?年,大坝终于从原来 的?162?米“长”至?176.6?米,表孔坝段溢流堰顶高程由原来的 138?米加高至?152?米。自?1958?年开始建设的丹江口水库是 汉江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1973?年工程初期规模全部 建成并投入使用。此时的丹江口大坝总长?2.5?公里,坝顶高 程?162?米。在三峡工程之前,丹江口水库是整个长江流域 控制作用最好、综合效益最大、功能最齐全的水利枢纽, 在防洪、发电等方面有着辉煌的过去,多年平均发电量?40 亿度,丹江口水库及其防洪系统可抵御?20?年一遇洪水。可 为了满足南水北调的现实要求,同时也为汉江中下游防洪 体系达到防范汉江百年一遇洪水的标准,加高丹江口水库 大坝,成为实现“南北两利”的最经济、最有效、最关键的举 措,既可提高向北方调水的保证率,又可减轻调水对汉江 中下游的不利影响。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是中线工程的重 要内容。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又被称为丹江口水利枢纽后 期工程,即在初期工程的基础上完建。所以,丹江口水利 枢纽管理局(汉江集团)的王立工程师对外介绍时,喜欢将该 工程形象地比喻成在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