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真实性问题解决的小学英语单元任务设计
【摘要】真实性问题解决的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深入剖析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及内驱力,精心设计小学英语单元任务,引导学生面对真实情境,通过解决问题来深化知识理解。这些任务应具备真实性、可理解性、趣味性、可拓展性和挑战性等特点,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英语的魅力,提升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英语真实性问题单元任务设计
一、引言
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确实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教学内容往往过于注重语法和词汇的灌输,把考试成绩作为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而忽视了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面对真实情境时,往往感到无所适从,难以有效运用所学知识。
此外,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也是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问题。许多学生认为英语学习枯燥无味,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真实性问题解决的研究显得尤重要。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英语学习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中去。而真实性问题解决是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策略,因此,教师可以尝试指向真实性问题解决的小学英语单元任务设计。
二、真实性问题解决对单元学习的启示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真实性问题解决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它强调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英语、运用英语。
首先,真实性问题解决强调在单元学习中应注重情境的创设。教师需要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英语。例如,教师可以模拟商店购物、问路、生日派对等场景,让学生在这些场景中运用所学的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这样的情境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英语知识。
其次,真实性问题解决强调在单元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去尝试解决问题。同时,教师也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在正确的方向上前进。
最后,真实性问题解决还强调在单元学习中应注重合作与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同伴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这样的合作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还能让他们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同时,学生之间的交流也能促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指向真实性问题解决的单元任务设计
(一)求真实:联接学生经验的情境创设
在指向真实性问题解决的单元任务设计中,联接学生经验的真实情境创设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能够贴近学生真实的生活,并能极大地提升学生们的参与度和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点。学生的世界充满了各种活动和情感,如家庭活动、学校生活、游戏、玩具和友谊等。
以译林版英语二年级上册Unit3Ithasashorttail的教学为例,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主要是学生会用“Ithas...”句型来描述动物的特征。因此,教师在本单元任务设计时,创设了宠物不小心走失,需要在网上发布“寻宠物启示”的情境。让学生画一张宠物的图像,再用语言对宠物的特征进行描述。在语言表达中,教师惊喜地看到学生不仅描述了宠物的特征,还把宠物的名字、爱好、自己对宠物的喜爱,以及希望宠物早日归来的期待都表达出来了。
这一任务一方面指向了问题解决,另一方面充分连接了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教师通过设定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情境任务,不仅使英语学习更具趣味性,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知识的实用性和价值,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实现知识与生活的无缝对接。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虚拟现实等,为学生创设更加生动、逼真的英语学习环境。例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可以“穿越”到国外,体验当地的文化和生活,与当地人进行英语交流。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拓宽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
(二)能理解:基于学生认知的任务表述
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尚未发展成熟,因此在任务要求的表述中,教师可以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明确的指示来引导他们完成任务。首先,任务描述的语言应当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式。其次,任务要求应当具体明确、步骤清晰,避免模糊不清的指示。最后,任务的时间、参与对象、评价标准学生都要清楚,才能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7Summerholidayplans的教学为例,本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