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7:三维重建
一、实验目的与任务
通过本实验,要求学生根据多视图,掌握三维重建算法,对三维物体构建适合计算机
表示和处理的数学模型。
二、实验内容、要求及安排
实验内容:以单视图或多视图为输入,先对摄像机进行标定,即计算出摄像机的图像
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的关系.然后利用多个二维图像中的信息重建出三维信息。
实验要求:本课程实验要求选择一种多视三维重建方法,理解其原理,研究相应的实
现过程,搜索参考代码并进行三维重建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经过分析、设计、编码与
调试,独立完成题目的算法设计与程序的实现,并最终提交调试成功的源程序代码和实验
报告。
实验安排:本实验属于开放性实验,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地完成本实验项目。
三、任务实现及相关素材
(一)任务简介:基于立体视觉的三维重建。
(二)模型简介:
三维重建是指根据一组图像或视频中的二维投影信息,恢复出场景物体三维结构和形
状的过程。在三维重建中,通常使用多个视角(摄像机)捕捉到的图像来获取更多信息以
提高重建准确性和完整。在给定一组(或到的图像来获取更多信息以提高重建准确性和完
整。在给定一组图像来获取更多信息以提高重建准确性和完整。在给定一组视频的情况下,
每个图像中包含一或多物体二维投影信息以及相机内参矩阵和外(或相机的投影矩阵),
需要通过这些信息恢复出物体三维结构和形状。
三维重建算法流程主要步骤如下:
(1)图像获取:在进行图像处理之前,先要用摄像机获取三维物体的二维图像。光
照条件、相机的几何特性等对后续的图像处理造成很大的影响。
(2)摄像机标定:通过摄像机标定来建立有效的成像模型,求解出摄像机的内外参数,
这样就可以结合图像的匹配结果得到空间中的三维点坐标,从而达到进行三维重建的目的。
(3)特征提取:特征主要包括特征点、特征线和区域。
(4)立体匹配:立体匹配是指根据所提取的特征来建立图像对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
也就是将同一物理空间点在两幅不同图像中的成像点进行一一对应。
(5)三维重建:有了精确的匹配结果,结合摄像机标定的内外参数,就可以恢复出三
维场景信息。
(三)环境说明:
算法开发环境推荐使用anoconda+pytorch,编程语言为Python。
Anaconda是一个用于科学计算的Python发行版,Anaconda支持Linux,Mac,Windows
系统,提供了包管理与环境管理的功能,可以很方便地解决多版本python并存、切换以及
各种第三方包安装问题。PyTorch是一种用于构建深度学习模型的功能完备框架,是一种
通常用于图像识别和语言处理等应用程序的机器学习。
(四)参考代码:
见案例代码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