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3讲+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文件大小:63.68 MB
总页数:29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7.58千字
文档摘要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轮复习|纲要上|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3讲

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朝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中外历史纲要上)(2)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了解秦朝官员选拔与管理、民族政策与边疆管理制度、基层治理(选择性必修1)时空观念课程标准时空观念阶段特征时空观念基础知识高考链接

阶段特征: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政治上:经济上:思想文化上:民族关系上: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奠定了中国的政治版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并发展,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文书制度;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封建土地私有制得以确立和巩固,小农经济发展;国家统一度量衡、车轨、货币,开凿灵渠,加强经济联系;赋役沉重(取秦半之赋)推崇法家,“焚书坑儒”,思想专制,统一文字。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促进了民族交融,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北击匈奴,南抚夷越,与少数民族和多于战,设立机构,加强管理边疆民族事务。总体特征: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与初步发展时期,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课程标准时空观念阶段特征备考引领基础知识高考链接

考情分析全国卷地方卷2019全国Ⅱ卷·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2024·湖北卷·秦朝农业政策2024·甘肃卷·秦朝文书制度2023·天津卷·楚汉之争2023·湖北卷·历史叙述2023.6·浙江卷·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2023·湖南卷·战国时期官僚制度2022·河北卷·秦汉文书2022·山东卷·秦汉相马术2022·湖北卷·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2022.6·浙江卷·历代职官制度重点关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中央集权、专制主义、制度创新、官僚政治、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文书制度课程标准时空观念阶段特征备考引领基础知识高考链接

一、秦的统一材料一:(秦)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与誓,封爵之,襄公于是始国。材料二: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狄遇之。材料三:秦与戎狄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仪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一)条件客观:1、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2、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课程标准时空观念阶段特征备考引领基础知识高考链接

“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主观:1、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2、历代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3、商鞅变法后,尊崇法家,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一)条件函谷关崤山关中平原成都平原(二)秦统一的过程1、灭六国(1)时间: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2)策略: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灭六国顺序:韩、赵、魏、楚、燕、齐。课程标准时空观念阶段特征备考引领基础知识高考链接

(二)秦统一的过程2、拓疆域(1)征服南方越族:征服南方越族地区。(2)控制云贵西南夷:加强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在今两广地区设立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3)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北起阴山至辽东西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东至海暨朝鲜秦的统一,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代指极南的地区),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的国家,奠定了此后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课程标准时空观念阶段特征备考引领基础知识高考链接

(三)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概念辨析1、政治: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皇权VS相权中央VS地方确立原因:经济基础: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来维护社会安定,保障生产;理论基础:法家集权思想;政治基础:新兴的地主阶级需要建立中央集权来巩固其统治地位课程标准时空观念阶段特征备考引领基础知识高考链接

(三)秦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原因:(4)自然环境:疆域辽阔,需要中央集权政权进行管理;(5)前提条件:秦的统一。(1)皇帝制度(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