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模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
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A、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作用的结果
B、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C、从根本上适应了生产的社会化
D、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社会
正确答案:A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A、工人罢工和起义
B、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C、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D、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正确答案:C
3.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全面深化改革,推出一批标志性、支柱性改革举措。其中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
A、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B、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C、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D、处理好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关系
正确答案:C
4.下列提法正确的是:
A、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B、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
C、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D、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正确答案:B
5.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均
B、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暴力掠夺
C、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
D、剩余产品的出现
正确答案:C
6.绝对剩余价值是:
A、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B、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C、个别资本家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D、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正确答案:D
7.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A、建立工农联盟
B、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
C、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正确答案:B
8.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A、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B、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D、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正确答案:A
9.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
A、同一种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B、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C、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D、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正确答案:A
10.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正确答案:C
11.在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中的认识是:
A、感性具体阶段的认识
B、理性抽象阶段的认识
C、理性具体阶段的认识
D、感性与理性统一的认识
正确答案:B
12.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称为:
A、资本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
C、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正确答案:B
13.“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A、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B、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正确答案:D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根据是:
A、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B、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D、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正确答案:C
15.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
A、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
B、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
C、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D、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正确答案:C
16.由于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属于:
A、绝对剩余价值
B、超额剩余价值
C、利润
D、相对剩余价值
正确答案:A
17.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政治法律思想
B、文学艺术
C、道德规范
D、哲学思想
正确答案:A
1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A、概念——判断——推理
B、实践——认识——实践
C、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D、感觉——知觉——表象
正确答案:B
19.2016年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也是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周年。
A、96、80
B、95、80
C、90、85
D、95、85
正确答案:B
20.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A、英国宪章运动
B、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C、芝加哥工人起义
D、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正确答案:A
21.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说,绝不会有人去组织一个“月食党”以促进或阻止月食的到来,但要进行社会革命就必须组织革命党,这是因为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所不同,它是()
A、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B、比自然规律更易于认识的规律
C、由多数人的意志决定的
D、不具有重复性的客观规律
正确答案:A
22.真理的绝对性是指:
A、真理的运用不受条件限制
B、真理不需要检验
C、真理的无条件性
D、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