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大学生劳务教育练习题(含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___能够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提供奋斗的策略,增强职业竞争力。
A、职业定位
B、职业规划
C、职业素质
D、职业发展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职业规划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它能够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提供奋斗的策略,增强职业竞争力。职业定位是确定自己在职业领域中的位置;职业素质是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基本品质;职业发展是个体在职业领域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相比之下,职业规划更符合题意。
2.___就是追求质量无止境、服务无止境、努力无止境,以追求完美的工作态度,肯下苦功夫,讲求慢工出细活,不断推出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A、执着专注
B、追求卓越
C、精益求精
D、一丝不苟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精益求精体现了对质量、服务等方面不断追求更好、更高标准,不满足于现状,力求做到尽善尽美,与题干中追求质量无止境、服务无止境、努力无止境,不断推出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的描述相符。执着专注侧重于对某一事物的坚持和投入;一丝不苟强调做事认真细致;追求卓越范围较广,精益求精更能准确体现题干中对工作各方面高标准追求的意思。
3.___素有划龙舟、吃粽子、挂菖蒲、挂蒿草、挂艾叶、喝雄黄酒等习俗。
A、端午节
B、中秋节
C、清明节
D、元宵节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端午节有划龙舟、吃粽子、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等习俗。元宵节主要习俗是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清明节主要习俗是扫墓祭祖、踏青等。中秋节主要习俗是赏月、吃月饼等。
4.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创造未来,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前进的___力量。
A、重要
B、次要
C、唯一
D、主体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前进的主体力量。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重要力量表述不准确;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不是次要力量;人民群众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唯一力量,还有其他因素共同作用,所以ABC选项均不正确。
5.___是工资等级制度的补充。其主要内容有考核定级、考核升级、定期自动增加工资、提高工资标准等,使工资制度在变动中趋向平衡和合理。
A、工资调整制度
B、工资支付制度
C、工资等级制度
D、工资基金管理制度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工资调整制度是工资等级制度的补充。它主要包括考核定级、考核升级、定期自动增加工资、提高工资标准等内容,这些措施能够让工资制度在动态变化中更加平衡和合理,以适应企业发展和员工表现等多种情况。
6.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___。
A、6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1个月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7.___是民族振兴的重要内容,劳动是政治经济、制度、行为等文化生成发展、传承的必然方式,确保民族振兴是可持续的。
A、经济振兴
B、军事振兴
C、国民精神振兴
D、文化振兴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文化振兴是民族振兴的重要内容,题干中提到劳动与文化生成发展等的关系,以及民族振兴的可持续性,都体现了文化振兴对于民族振兴的重要意义,而其他选项在题干中均未体现与之相关的关键信息。
8.___是一种献身精神,即为国家和人民利益乐于奉献、勇于献身。
A、勇于创新
B、爱岗敬业
C、争创一流
D、艰苦奋斗
正确答案:D
9.植树节是每年的___。
A、1212122022年3月12日
B、1212122022年3月13日
C、1212122022年4月12日
D、1212122022年4月13日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中国的植树节是每年的3月12日,所以答案选A。
10.___实质上是劳动者的生命权和健康权,是关系到劳动者本人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