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模考试题(附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可以穿过透明物焊接。
A、气焊
B、电弧焊
C、激光焊
D、电渣焊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激光焊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束作为热源,激光可以聚焦并穿透透明材料,在材料内部进行焊接,能够实现对透明物的焊接。而气焊、电弧焊、电渣焊一般难以穿过透明物进行焊接。
2.板类零件的平面精加工常采用()。
A、磨削
B、研磨
C、刮削
D、刨削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磨削是一种常用的板类零件平面精加工方法,它可以获得较高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刨削主要用于粗加工或中等精度的加工。刮削一般用于手工精整加工,效率相对较低。研磨常用于高精度、低粗糙度的表面加工,但通常不是板类零件平面精加工的首选常规方法。
3.通过改变调整件的相对位置来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是()。
A、随机调整法
B、误差抵消法
C、可动调整法
D、固定调整法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可动调整法是指通过改变调整件的相对位置来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它是在装配时,通过调整一个或几个零件的位置,以消除或减少各零件由于制造误差、装配误差和磨损而引起的配合误差,从而保证装配精度。固定调整法是在尺寸链中选定一个或几个零件作为调整件,根据封闭环的精度和各组成环的尺寸变化来调整调整件的尺寸,以保证封闭环的精度。误差抵消法是在装配时,采取一定的工艺措施,使各个误差部分相互抵消或削弱,以提高装配精度。随机调整法不属于常见的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
4.安装柔性卡盘时需要()。
A、将法兰盘的端面加工一刀
B、安装完毕后要用校准规检查其位置精度
C、将柔性卡盘与法兰盘做刚性联接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5.加工时应该限制的自由度没有被限制的定位是()。
A、完全定位
B、欠定位
C、对应定位
D、过定位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欠定位是指加工时应该限制的自由度没有被全部限制的定位。完全定位是指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全部被限制;过定位是指工件的一个或几个自由度被不同的定位元件重复限制;对应定位表述不准确。所以答案选B,即欠定位。
6.零件在工作中受到很大的冲击载荷时,其毛坯应采用()。
A、锻件
B、型材
C、铸件
D、焊接件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零件在工作中受到很大冲击载荷时,需要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锻件是通过锻造工艺获得的,锻造能使金属材料的内部组织更加致密,改善其力学性能,相比型材、铸件和焊接件,锻件具有更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尤其是在承受冲击载荷方面表现更优。型材是金属经过轧制等工艺形成的,其内部组织和性能相对单一,强度和韧性不如锻件。铸件虽然可以获得复杂的形状,但组织较疏松,韧性相对较差。焊接件在焊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焊接缺陷,导致其整体性能不如锻件,尤其是在承受冲击载荷时容易出现问题。所以应采用锻件。
7.套类零件的主要表面是()。
A、外圆表面
B、内圆表面
C、端面
D、所有表面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套类零件的主要功能是包容其他零件,其主要表面是内圆表面,用于与被包容零件配合,外圆表面和端面相对来说不是其最主要的表面,所有表面表述不准确。
8.电火花加工时,工件与工具电极之间的距离由()控制而保持恒定。
A、工作液系统
B、机床本体
C、间隙自控系统
D、脉冲电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电火花加工时,间隙自控系统能实时监测工件与工具电极之间的距离,并通过相应的控制手段使两者距离保持恒定。脉冲电源主要提供放电能量;机床本体是设备的基础框架;工作液系统主要起冷却、排屑等作用,均不能直接控制工件与工具电极之间的距离。
9.将组成环按经济精度进行加工,再按实际尺寸分组,各对应组内进行互换装配的是()。
A、复合选配法
B、直接选配法
C、互换法
D、分组选配法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分组选配法是将组成环按经济精度进行加工,再按实际尺寸分组,各对应组内进行互换装配。直接选配法是工人直接从一批零件中选择合适的零件进行装配。复合选配法是直接选配法与分组选配法的复合形式。互换法是在装配时各配合零件不经任何选择、修配和调整就可达到完全互换要求,装配精度由零件的制造精度保证。
10.铸铁中综合性能接近于钢的是()。
A、球墨铸铁
B、蠕墨铸铁
C、灰铸铁
D、可锻铸铁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球墨铸铁的综合机械性能接近于钢,因石墨呈球状,对金属基体的割裂作用最小,强度和韧性较高,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减震性、耐磨性等,其综合性能在铸铁中是较为优异的,接近于钢。
11.轴类零件的长径比大于30的是()。
A、挠性轴
B、刚性轴
C、细长轴
D、短轴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长径比大于30的轴类零件通常被称为细长轴。刚性轴一般长径比相对较小;挠性轴主要强调轴的柔性特征,并非单纯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