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主销、椭圆形副销*圆形主销、椭圆形副销**当道岔在定位或反位,尖轨与基本轨密贴时.锁闭齿轮的圆弧正好与齿条块的削尖齿弧面重合,实现了对道岔的锁闭。电动转辙机每转换一次,锁闭齿轮与齿条块要完成解锁、转换、锁闭三个过程。a.解锁若要将道岔转至反位,电动机逆时针旋转,输入轴顺时针旋转,使输出轴逆时针旋转,通过起动片带动主轴及锁闭齿轮作逆时针转动。锁闭圆弧面全部从削尖齿上滑开,起动小齿1与齿条块齿槽1的右侧接触,解锁完毕。b.转换起动小齿拨动齿条块,锁闭齿轮带动齿条块移动,将转动→平动。使原斥离尖轨转换到反位,与另一基本轨密贴。c.锁闭(一声咔嗒)道岔转换完毕必须进行锁闭,否则齿条块及动作杆在外力作用下可倒退,造成“四开”的危险。道岔转换完毕后,锁闭齿轮继续转动,锁闭齿轮上的圆弧面与齿条块削尖齿弧面重合,实现了锁闭,此时,止挡栓碰到底壳上的止挡桩,锁闭齿轮停止转动。?动作杆转辙机转换道岔的最后执行部件。(6)自动开闭器?由动接点(2排)、静接点(4排)、速动爪、检查柱组成,用来表示道岔尖轨所在的位置。动接点静接点?作用:用来及时、正确反映道岔尖轨的位置,并完成控制电动机和挤岔表示的功能。A、解锁时:断开原表示电路,接通准备反转动作电路B、锁闭时:断开电动机动作电路,接通表示电路11、12、41、42用于动作电路,其它均用于表示电路①结构?接点部分:2排动接点,4排静接点,编号是站在电动机处观察,自右向左分别为1、2、3、4排,每排有3组接点,自上向下顺序编号。DDDBFBFD若上图为定位,定位→反位:先切断表示DB(3),接向DD(4)→转换→断动作电路FD(1)→接FB(2)?传动部分:速动爪、滚轮、接点调整架、连接板、拐轴反位→定位?控制部分:拉簧、速动片、检查柱在正常转换过程时,对表示杆缺口起到探测作用。道岔不密贴,缺口位置不对,检查柱不会落下,它阻止动接点块动作,不构成道岔表示电路,挤岔时,检查柱被表示杆顶起,迫使动接点块转向外方,断开表示电路。②速动片:配合起动片完成解锁和锁闭功能,使速动爪落入其梯形凹槽之中。拨片钉③动作原理:其动作是受起动片和速动片的控制。输出轴转动时带动起动片转动。速动片由起动片上的拨片钉带动转动。从而将速动爪顶起或到位后落入,带动动接点块的运动。自动开闭器动接点接通动作接点自动开闭器动接点接通表示接点(7)表示杆通过与道岔的表示连接杆相连随道岔动作,用来检查尖轨是否密贴,以及在定位还是在反位。由前、后表示杆、两个检查块组成。随着尖轨移动,当尖轨密贴且锁闭后,自动开闭器的检查柱才能落入表示杆的缺口之中,接通表示电路。挤岔时,表示杆被推动,顶起检查柱,从而断开表示电路。前表示杆的前伸端设有连接头,用来和道岔的表示杆相连。后表示杆前端与并紧螺栓相连的是一长孔,所以有86—167mm的调整范围,以满足不同的道岔开程需要。道岔转换到位后,自动开闭器上的检查柱落入表示杆检查块的缺口之中,两侧的间隙为1.5mm。现场调整表示缺口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密贴调整完成后,才能进行表示的调整。先伸出,再拉入。先调密贴,再调表示。(8)挤切装置包括挤切削和移位接触器,用来进行挤岔保护,并给出挤岔表示。①挤切削:连接齿条块与动作杆?正常动作时,齿条块带动动作杆,转换道岔。?挤岔时,挤切削折断,动作杆与齿条块分离,避免机件损坏。当来自尖轨的的挤岔力超过挤切削能承受的机械力时,主副挤切削先后被挤断,动作杆在齿条块内移动,道岔与电动转辙机脱离机械联系,保护了转辙机的主要机件和尖轨不被损坏。②移位接触器:挤岔或挤切削折断时,接点被顶起来,断开表示电路,实现报警。(9)安全接点(遮断开关):保证维修安全。?正常使用时,与动作电路接通?维修时,打开机盖,安全接点断开,信号楼内操作时,道岔不动。(10)外壳:机壳,固定各部件,防止器件受损坏和雨水尘土受侵入,固定于道岔附近的角钢上***为了达到机械转动的平衡,内齿轮里有两个外齿轮,它们共同套在一个输出轴圆盘的八根滚棒上,两个外齿轮之间偏向成180°*********第二节ZD6系列电动转辙机一、ZD6---A型转辙机1、结构止挡栓定子、转子配线插接件遮断器(安全接点)遮断器(安全接点)摩擦联结器弹簧(1)电动机:为转辙机提供动力,采用直流串激电动机?要求具有足够的功率,以获得必要的转矩和转速。电动机要有较大的起动转矩,以克服尖轨与滑床板之间的静摩擦。?电动机能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