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第三单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统编版)七年级下
01议题一:思中华人文精神之因议题二:寻中华人文精神之策02总议题:如何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体会中华人文精神强大的精神力量,认同中华文化,传承中华人文精神,坚定文化自信。道德修养:感受中华人文精神的魅力,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树立自觉传承中华人文精神的观念。健全人格: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中华人文精神,树立爱人利人,择善而行的优秀品质。责任意识:明确将中华人文精神传承弘扬下去,这是当代中国人的使命和责任,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
新课导入观看视频,谈谈视频中都提到哪些精神?
1.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2.如何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3.如何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4.如何弘扬中华人文精神?自主预习
思中华人文精神之因
生活观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有一期讲述了屈原以及《楚辞》背后的故事。“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极。”“明明暗暗,惟时何为?”“圜则九重,孰营度之?”“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辞》中的这些语句,让今天的我们深深感受到屈原勇于探索的思想精髓和情牵百姓的家国情怀。思考:1.从屈原的作品及其故事中,你领悟到怎样的人文精神?2.你还看过哪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节目?与同学分享你的观后感。(1)屈原的作品及故事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坚持理想与坚守真理的抗争精神以及向德向善的思想文化。(2)《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蕴涵人文精神对我们具有熏陶教化作用。
历史上的中华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1.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
寻中华人文精神之策
探究与分享思考:我们应该如何牢记的嘱托,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就要弘扬促进社会和谐、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探究分享思考:你还知道哪些提倡和谐的名言或事例?○人们常说“家和万事兴”。每个“小家”过得和和美美,国家这个“大家”才会更加和谐美好。“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社会发展中,都要坚信“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量。古人说:“礼之用,和为贵。”人与人相处要找到彼此合适的位置,形成恰当的关系,从而达到和谐美好的状态。和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同学们就如何理解和谐展开讨论。结合以上讨论,说说今天我们应如何促进社会和谐。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汉藏联姻、昭君出塞等。我们应当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方法,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探究分享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三亚开幕。开幕式全部围绕“同心圆”这一概念展开,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题。“一颗心,一个圆,一齐拥抱紧相连……”“展现56个民族是一家,围绕一个中心点去运动,大家一起去编织一个圆——一个和谐大家庭”……思考:这体现了,我们要怎样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
我们应当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方法,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2.如何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
探究分享思考:(1)榜样人物向我们传递了哪些向上向善的正能量?(2)榜样人物事迹对我们弘扬中华人文精神有何启示?(1)心怀爱国之情、勇担社会责任、爱岗敬业、积极行善等。(2)启示我们要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我们要积极进取,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努力奋进;爱人利人,择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我们应当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在我们身边,有无数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的榜样人物,彰显了向上向善的社会正能量。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钱七虎,60多年战斗在大山深处、戈壁荒漠、边防海岛等工程一线,率领团队在一次次失败中总结经验,解决了核武器和常规武器工程防护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为我国的防御工程装上了“金钟罩”;“万能电工”钱海军,从事电力工作30年,为社区提供用电等便民服务,结对帮助100多位空巢、孤寡老人,帮扶学生27名;黄山风景区的工作人员李培生、胡晓春长年在山崖间清洁环境,日复一日呵护着千年迎客松,用心用情守护美丽黄山……
3.如何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①我们要积极进取,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努力奋进;②爱人利人,择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③我们应当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
启思导行思考:你如果参加该活动,会挑选哪篇经典参赛?提示:(1)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