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主编陈桂良配套电子教案新编高职语文40祖冲之传李延寿第九单元人与科学教学目标40祖冲之传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课文,巩固积累文言知识和古代文化知识;2.从传记角度了解本文在写人、记事上的特点。1.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的运用;2.学习古代人物传记在记事、材料处理方面的特点。1.提高阅读欣赏古文的水平。2.体悟古代科学家在极其简陋的环境里钻研科学的探索精神。3.学习祖冲之敢于创新、心无旁骛、不为名利的科学研究精神。教学重点难点40祖冲之传1.从传记角度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2.体悟古代科学家在极其简陋的科研环境里钻研科学的探索精神。1.活词类用、特殊句式的运用;2.叙事性文章中材料的详略安排。3.祖冲之敢于创新、心无旁骛、不为名利的科研精神对我们的启示。教学过程目录一、新课导入数学是中国古代自然科学成就最为显著的学科之一。汉代《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魏晋时的数学家刘徽写了《九章算术注》,创造性地提出了割圆术求圆周率的方法。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科学家,博学多才,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在数学方面,其成就首推对圆周率的精确推算,求出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有效数字的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在公元5世纪这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伟大成就。比西方早了10个世纪。还著有《缀术》,唐朝时曾被列入“算经十书”,作为国家所设算学科学校的教科书。他还同其子祖恒一起解决了球体积的计算问题,得到了正确的公式,即现行教材中著名的“祖恒原理”,早于西方1100年。祖冲之的数学成就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一、新课导入除了数学成就,祖冲之还取得了其他哪些方面的成就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唐人李延寿所修《南史》中的《祖冲之传》,来看看这位古代伟大的科学家还给后人留下了哪些财富?用圭表测量正午太阳影长二、作者简介李延寿:生卒年待考。字遐龄,唐代相州(今河南安阳)人,唐代史学家。贞观年间,做过太子典膳丞、崇贤馆学士,后任御史台主簿,官至符玺郎,兼修国史。他曾参加过官修的《隋书》、《五代史志》(即《经籍志》)、《晋书》及当朝国史的修撰,还独自撰写了30卷的《太宗政典》,又继承其父李大师遗志,以十六年功夫,独立修成《南史》80卷和《北史》100卷,《新唐书》对两书评价颇高,称“其书颇有条理,删落酿辞,过本书远甚。”李延寿所修的《南史》和《北史》三、人物介绍祖冲之(429-500),字文远,祖籍河北范阳遒县(今涞水县),生于建康(今江苏南京)。在南朝宋历任南徐州从事史、公府参军、娄县令。后在南齐担任长水校尉一职,受四品俸禄。写有《安边论》一文,建议朝廷开垦荒地,发展农业,安定民生,巩固国防。祖冲之的主要成就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个领域。此外,历史记载祖冲之精通音律,擅长下棋,还写有小说《述异记》。祖冲之著述很多,但大多都已失传。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科学家,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将小行星1888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古代科学家祖冲之三、人物介绍(一)数学方面圆周率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有效数字,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间。(二)天文历法方面制订《大明历》,首次把岁差引进历法,采用391年144闰制,推算出一回归年为365(今测为365),直到南宋宁宗庆元五年(公元1199年)杨忠辅制统天历以前,它一直是最精确的数据,与现在的精确计算相比,误差只有50秒左右。祖冲之与圆周率纪念邮票祖冲之的主要贡献三、人物介绍确定交点月日数为27.21223日(今测为27.21222日)。交点月日数的精确测得,使得准确的日月食预报成为可能。祖冲之曾用大明历推算了从元嘉十三年(公元436年)到大明三年(公元459年),23年间发生的4次月食时间,结果与实际完全符合。提出了用圭表测量正午太阳影长以定冬至时刻的方法。欹器祖冲之的主要贡献(三)机械制造方面?他制造过许多精巧的机械,如利用水力舂米、磨面的水碓磨,重造了当时已经失传的指南车,制造了“千里船”及计时仪器漏壶和欹器等。三、人物介绍水碓磨祖冲之的主要贡献指南车四、通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学生齐读课文,初步感知。(二)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句,可互相交流。(三)请几位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四)请学生说说文章的大意。祖冲之的成就,蕴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