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大鼠咬合创伤早期牙槽骨基因表达差异解析:探索口腔骨组织响应机制.docx
文件大小:36.19 KB
总页数:18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2.45万字
文档摘要
大鼠咬合创伤早期牙槽骨基因表达差异解析:探索口腔骨组织响应机制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
牙槽骨作为上下颌骨的牙槽突,是支持牙根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口腔结构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不仅为牙齿提供了稳固的支撑,使牙齿能够牢牢地固定在口腔中,还参与了咀嚼、发音等重要口腔功能的实现。同时,牙槽骨与牙龈、牙周膜共同构成牙周支持组织,协同维持着口腔的健康和功能。一旦牙周支持组织出现问题,如牙槽骨吸收,便会引发牙齿松动;牙龈红肿则可能导致牙齿出血;牙周膜增宽会致使咬合无力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口腔健康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咬合创伤是口腔领域常见的问题之一,是指由于不正常的牙合接触关系和(或)咀嚼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