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pptx
文件大小:15.61 MB
总页数:31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5.48千字
文档摘要

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23版)解读主讲人:XXX2025.5

银屑病的定义与流行病学银屑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银屑病的诊断与分型银屑病的严重程度分屑病的治疗策略银屑病的共病管理银屑病的慢病管理及预防050607目录

银屑病的定义与流行病学01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表现为鳞屑性红斑或斑块,无传染性。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目前尚无法根治。银屑病的病理特征银屑病的定义

0201流行病学调查结果2008年中国6省市银屑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银屑病的患病率为0.47%。

银屑病可合并多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流行趋势与影响因素银屑病的发病率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中存在一定差异,与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银屑病的认识加深,其诊断和治疗水平不断提高。银屑病的流行病学

银屑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02

0102遗传倾向与家族史银屑病的遗传倾向显著,约31.26%的患者有家族史,一级亲属和二级亲属的遗传度分别为67.04%和46.59%。

当父母一方患有银屑病时,子女的发病率约为20%;若父母双方均患有银屑病,子女的发病率则高达65%。易感基因研究进展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安徽医科大学张学军团队发现了38个银屑病易感基因,占全球已发现银屑病易感基因的38%。

目前,已确认的银屑病易感基因超过80个,包括IL-12B、IL-23R、IL-17A、TNFAIP3等。遗传因素

点滴状银屑病常与咽部急性链球菌感染有关,感染可诱发或加重银屑病。

创伤如手术、烫伤或擦伤可能诱发同形反应,使受损部位发生银屑病。感染与银屑病精神紧张、睡眠障碍、过度劳累等因素也可导致银屑病的发生、加重或复发。

银屑病患者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注意饮食均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生活方式与精神因素环境因素

T细胞、树突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等免疫细胞通过分泌TNF-α、IL-17、IL-22等细胞因子,形成炎症循环,导致银屑病的特征性皮损。

IL-23和Th17细胞在银屑病发病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IL-23可促进Th17细胞分泌IL-17。免疫通路与治疗靶点IL-17A与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关系最为密切,可通过激活信号传导子和转录活化子1(STAT1)和STAT3通路,促进角蛋白K17的表达。

针对这些免疫通路的生物制剂和小分子靶向药物已成为银屑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免疫细胞与细胞因子免疫因素

银屑病的诊断与分型03

寻常型银屑病寻常型银屑病是最常见的类型,占所有银屑病病例的80%至90%。主要表现为边界清晰的暗红色斑块或浸润性红斑,上覆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后可见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现象。

其皮损可发生在全身任何部位,但以头皮、躯干、四肢伸侧较为常见。脓疱型银屑病脓疱型银屑病包括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和局限性脓疱型银屑病。GPP是一种临床少见但严重的银屑病类型,表现为全身弥漫性红斑及无菌性脓疱,常伴有发热、关节肿胀疼痛、外周血白细胞增多等系统症状。

局限性脓疱型银屑病主要发生在手掌和足跖部位,表现为反复出现的小脓疱。红皮病型银屑病红皮病型银屑病是一种较为少见的重症银屑病类型,患者全身弥漫性红斑,伴有大量糠状鳞屑,皮损面积可超过90%体表面积。

患者常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畏寒、乏力等,病程较长且易复发。银屑病关节炎(PsA)PsA患者除了皮肤表现外,关节也受到影响。大约30%的银屑病患者会发展为PsA,主要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晨僵以及关节活动受限。

根据是否存在关节病变,结合皮损情况,诊断PsA。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

辅助检查方法影像学:影像学辅助诊断手段包括皮肤镜、皮肤共聚焦显微镜、皮肤超声、数字X线摄影、CT、MRI等。

组织病理:皮角化过度,融合性角化不全,有时在角质层或角质层下可见中性粒细胞聚集形成的Munro微脓肿,颗粒层减少或消失,棘细胞明显增生,棘层增厚,表皮突延长呈细长的杵状,且向下延伸。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对各型银屑病的诊断缺乏特异性,但能帮助判断疾病活动性、合并症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用药前筛查适应证,如活动期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均高于非活动期。鉴别诊断要点银屑病需与其他类似皮肤病进行鉴别诊断,如脂溢性皮炎、头癣、扁平苔藓等。

准确的鉴别诊断对于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需结合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辅助检查与鉴别诊断

银屑病的严重程度分级04

PASI评分PASI(银屑病皮损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是评估银屑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的最常用指标。

PASI评分根据皮损的面积、红斑、鳞屑和浸润程度进行打分,分值范围从0到72分。BSA与PGABSA(皮损体表面积)通过估算皮损面积占全身表面积的百分比来评估病情严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