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国玫瑰痤疮诊疗指南(2021版)解读PPT课件.pptx
文件大小:10.48 MB
总页数:22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3.57千字
文档摘要

中国玫瑰痤疮诊疗指南(2021版)解读主讲人:XXX2025.5

目录CONTENT玫瑰痤疮概述发病机制诊断标准治疗方效评估与预后05

玫瑰痤疮概述01

玫瑰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面中部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面部反复潮红、红斑、丘疹、脓疱等。

患者常伴有灼热感、刺痛感、水肿、皮肤干燥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鼻赘等增生肥大表现。定义与临床特征玫瑰痤疮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较高,且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中存在差异。

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发病年龄多在30至50岁之间,但近年来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流行病学特点玫瑰痤疮不仅影响患者面部外观,还可能引发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由于其慢性复发性特点,给患者带来长期的治疗负担和经济压力。疾病影响与危害疾病定义与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02

研究表明,玫瑰痤疮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家族中有玫瑰痤疮患者的人群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遗传因素可能通过影响皮肤的结构和功能,使个体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发病。某些基因的多态性与玫瑰痤疮的易感性相关,如编码细胞因子、免疫调节蛋白等基因的变异可能影响疾病的发病过程。

这些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皮肤的免疫反应、血管生成和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增加患病风险。遗传倾向与家族史基因多态性与易感性遗传因素

神经调节与血管扩张神经系统在玫瑰痤疮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神经调节异常可导致面部血管过度扩张,引发阵发性潮红和持续性红斑。

情绪变化、温度变化等外界刺激可通过神经反射作用,激活血管运动神经元,引起面部血管扩张。神经肽与炎症反应神经肽如P物质、神经激肽等在玫瑰痤疮患者的皮肤中表达增加,这些神经肽可促进炎症细胞的浸润和炎症介质的释放,加重皮肤炎症反应。

神经肽还可与血管内皮细胞上的受体结合,进一步促进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神经血管调节异常

玫瑰痤疮患者皮肤的天然免疫功能发生改变,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导致病原体和外界刺激物更容易侵入皮肤,引发炎症反应。

皮肤中的抗菌肽如LL-37等表达异常,可激活免疫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加重皮肤炎症。天然免疫功能异常除了天然免疫功能异常外,玫瑰痤疮还可能涉及获得性免疫功能异常,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失调。

免疫细胞的异常激活和抗体的产生可能导致皮肤的慢性炎症和组织损伤。获得性免疫功能异常免疫功能异常

皮肤屏障功能障碍是玫瑰痤疮的重要发病因素之一,屏障功能的破坏可使外界刺激物更容易进入皮肤,引发炎症反应。

玫瑰痤疮的炎症反应又会进一步破坏皮肤屏障,形成恶性循环,加重病情。皮肤屏障功能障碍与玫瑰痤疮的关系皮肤屏障由角质层、脂质膜和皮肤微生物群组成,其主要功能是防止外界有害物质侵入和保持皮肤水分。

玫瑰痤疮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受损,表现为皮肤干燥、敏感性增加,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皮肤屏障的结构与功能皮肤屏障功能障碍

玫瑰痤疮患者皮肤微生态发生紊乱,毛囊蠕形螨等微生物数量增加,可引发皮肤炎症反应。

微生态紊乱还可影响皮肤的免疫调节功能,加重玫瑰痤疮的病情。皮肤微生态的组成与平衡皮肤微生态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群落,它们与皮肤细胞相互作用,维持皮肤的正常生理功能。

正常的皮肤微生态平衡有助于抵御病原体的侵入,调节皮肤的免疫反应。微生态紊乱与玫瑰痤疮的发病微生态紊乱

诊断标准03

必要性表现次要表现阵发性潮红:可在数秒钟至数分钟内发生,因情绪、温度变化、日晒或辛辣刺激食物等任意两种(或以上)情况下出现的皮肤潮红。

持续性红斑:在阵发性潮红的基础上,面颊部出现周期性发作的持续性红斑,且需排除其他药物、局部化学治疗或光电治疗、系统疾病等诱发因素。丘疹、脓疱:圆顶状红色丘疹,针头大小的浅表脓疱,也可出现结节。

毛细血管扩张:浅肤色患者中较多见,肤色较深的患者中可能不易察觉。

增生肥大:主要表现为皮肤增厚、腺体增生和球状外观。

皮肤敏感症状:如灼热感、刺痛感等自觉症状。

水肿:面部水肿可能伴发或继发于红斑或潮红。

皮肤干燥:大部分患者面部皮肤干燥、经皮失水率增加,少部分表现为皮肤油腻。

眼部表现:眼周丘疹脓疱,睑缘丘疹、脓疱、毛细血管扩张,眼睑结膜充血,局部角膜基质浸润或溃疡,巩膜炎和角膜巩膜炎等。诊断要点

与面部湿疹/特应性皮炎的鉴别面部湿疹和特应性皮炎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丘疹、渗出等,与玫瑰痤疮的阵发性潮红和持续性红斑不同。

面部湿疹和特应性皮炎通常有明确的过敏原接触史,而玫瑰痤疮的发病与遗传、神经血管调节等因素更相关。与接触性皮炎/光敏性接触性皮炎的鉴别接触性皮炎和光敏性接触性皮炎的发病与接触特定物质或光暴露有关,皮损多局限于接触部位。

玫瑰痤疮的皮损主要分布在面中部,且与情绪、温度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与其他皮肤病的鉴别玫瑰痤疮还需与面部脂溢性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红斑型天疱疮、银屑病等疾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