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创伤后机体反应 (2).ppt
文件大小:785.5 KB
总页数:54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6.31千字
文档摘要

代谢和脏器功能的改变一、代谢的改变二、生命体征的改变三、循环系统的改变四、呼吸系统的改变五、消化系统的改变六、泌尿系统的改变七、中枢神经系统的改变2011-3*第30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代谢的改变

主要表现: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能量物质分解增多,合成减少原因:应激激素、细胞因子、交感神经系统共同作用1.高代谢主要表现有:高氧耗量,氧耗与氧输送依赖通气量增加,基础代谢率明显升高,且不能通过减少活动而降低代谢率。虽然创伤合并感染可因创面修复、体温升高等因素需要较高的能量供应,但患者的消耗大于实际需要。创伤病人在高代谢状态下所产生的大量能源,为机体应付紧急情况提供充足的能量,但是,持续性高代谢使蛋白质和脂肪消耗过多,导致病人消瘦,机体免疫力和组织修复能力降低。2011-3*第31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糖、脂肪、蛋白质代谢原因:创伤后由于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生长素等分泌增加,血浆胰岛素浓度下降,以及细胞因子的作用,引起了糖、脂肪、蛋白质代谢改变:糖代谢:糖原分解、糖异生明显增强,血糖升高,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率下降。脂肪代谢:创伤后脂肪的动员、分解加强,成为体内主要能源,血浆游离脂肪酸、酮体有不同程度增高。蛋白质代谢:轻度创伤时蛋白质的分解率变化不大,合成率下降。中至重度创伤时,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率都明显加快,而分解率增加更明显,尿氮排出量增多,呈负氮平衡。2011-3*第32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体液创伤早期反应体液的保存体液分布可发生异常但创伤后机体的反应造成全身水肿的主要原因是微循环障碍、炎症反应所致的微血管通透性增加以及低蛋白血症。2011-3*第33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生命体征的改变

生命体征异常:发热血压升高心动过速和呼吸加快2011-3*第34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循环系统的改变创伤的早期,机体通过代偿保证重要器官(如心脏与大脑)的血流灌注。休克休克甚至死亡高动力循环状态心肌损害和心律失常甚至心室纤颤急性肾功能衰竭。2011-3*第35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呼吸系统的改变创伤后由于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使支气管扩张,潮气量增大,呼吸频率加快,改善肺泡通气,从而提高机体的氧输送。2011-3*第36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五、消化系统的改变糜烂、溃疡、出血全身感染或脓毒症肝功能障碍2011-3*第37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肝合成多种保护性物质,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主要保护作用是:①抑制蛋白酶的作用,防止或减轻组织损伤②?抵抗致病微生物侵袭;③清除应激反应中产生的一些有害物质,如过量的氧自由基;④促进损伤细胞的修复。2011-3*第38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关于创伤后机体反应(2)2011-3*第1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概念:创伤后机体反应(generabodyresponsetotrauma)亦称创伤后应激反应(stressresponsetotrauma)指机体受到创伤后出现的以神经内分泌系统反应为主、多个系统参与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全身反应。它对机体既有防御性和保护性作用,也有损害作用。2011-3*第2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组织损伤本身

2)多个因素同时或先后多途径(感染、疼痛、失血、休克、

酸中毒、心理因素)等刺激引起创伤的原因:2011-3*第3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创伤对机体的影响:-------病理生理反应机体对损伤作出反应:-------代谢和脏器功能改变机体反应调控:2011-3*第4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创伤后机体的病理生理变化一、神经内分泌系统反应二、激活免疫系统三、激活凝血系统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