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银屑病诊疗专家共识(2021)解读主讲人:XXX2025.5
目录儿童银屑病概述诊断要点治疗策略特殊类型银屑病的治疗随访与管理0102030405
01儿童银屑病概述
儿童银屑病是一种发生于儿童(年龄18岁)的慢性、复发性、免疫性、系统性皮肤病,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诱发。
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免疫系统异常、遗传易感性及环境因素,如感染等。定义与发病机制约1/3的银屑病患者在儿童期发病,影响约1%的儿童。
1970-2000年间,美国一项地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儿童银屑病发病率增加1倍以上。流行病学特点典型临床表现为较小和薄的鳞屑性红斑或斑块,可局限或广泛分布。
临床分型多样,包括寻常型、脓疱型、关节病型等,不同类型临床表现差异大。临床表现与分型疾病定义与流行病学
规范诊疗管理儿童银屑病治疗方法较局限且具有挑战性,许多药物未被批准用于儿童。
建立诊疗共识可有效规范诊疗管理,指导医师及时、有效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银屑病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成长发育及家庭生活质量。
诊疗共识的建立有助于改善患儿及家庭生活质量,帮助患儿健康发育。促进学科发展为临床医师提供科学指导,推动儿童银屑病诊疗领域的研究与实践。
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提高我国儿童银屑病诊疗水平。诊疗共识的重要性
02诊断要点
详细询问患儿家族史、发病年龄、症状、既往治疗及效果等。
了解患儿有无感染、外伤、药物等诱发因素。病史采集重点检查皮损分布、形态、大小及鳞屑特点。
注意有无特殊部位受累,如头皮、指甲、关节等。体格检查需与湿疹、药疹、脓疱型疱疹等疾病鉴别。
根据临床表现、病史及皮损特点进行综合判断。鉴别诊断临床诊断
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检查可了解炎症程度。
对于关节病型银屑病患儿,可进行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等检查。对于不典型皮损或诊断困难者,皮肤活检有助于明确诊断。
活检结果可显示银屑病的典型病理改变。对于关节病型银屑病患儿,X线、超声或MRI检查可评估关节病变程度。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关节损伤,指导治疗。实验室检查皮肤活检影像学检查辅助检查
03治疗策略
糖皮质激素是儿童银屑病外用治疗的常用药物,具有抗炎、抗增殖及免疫抑制作用。
根据皮损严重程度及部位选择不同强度的糖皮质激素,注意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糖皮质激素维A酸类药物可调节表皮细胞分化,改善角化异常。
适用于轻中度儿童银屑病,但需注意其刺激性和致畸性。维A酸类药物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吡美莫司等可抑制T细胞活化,减轻炎症反应。
适用于面部、颈部及褶皱部位的银屑病,安全性较高。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外用治疗
甲氨蝶呤甲氨蝶呤是治疗中重度儿童银屑病的常用系统药物,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肝功能、血常规及肾功能。环孢素环孢素可抑制T细胞活化,适用于急性期或病情严重的儿童银屑病。
由于其不良反应较多,通常短期使用。其他系统药物阿维A等其他系统药物也可用于儿童银屑病的治疗。
选择系统药物时需综合考虑病情、药物疗效及安全性。系统治疗
生物制剂是近年来儿童银屑病治疗的新选择,适用于中重度或难治性病例。
应用生物制剂需严格遵循适应证、剂量及疗程等原则。生物制剂的应用原则生物制剂可显著改善皮损,提高生活质量。
儿童使用生物制剂的安全性总体良好,但仍需密切监测不良反应。生物制剂的疗效与安全性治疗前需进行相关筛查,如感染、肿瘤等。
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生物制剂的治疗监测生物制剂治疗
04特殊类型银屑病的治疗
系统治疗脓疱型银屑病病情严重,常需系统治疗。
甲氨蝶呤、环孢素等系统药物可有效控制病情。生物制剂治疗生物制剂为脓疱型银屑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部分生物制剂在脓疱型银屑病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局部治疗局部治疗可作为辅助治疗,缓解症状。
但需注意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脓疱型银屑病
关节病型银屑病需系统治疗控制关节病变。
甲氨蝶呤、环孢素等药物可改善关节症状。系统治疗物理治疗如热疗、按摩等可改善关节功能。
有助于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物理治疗生物制剂在关节病型银屑病治疗中效果显著。
可有效缓解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生物制剂治疗关节病型银屑病
头皮银屑病治疗需兼顾疗效与安全性。
可选用糖皮质激素、维A酸类药物等外用治疗。头皮银屑病甲银屑病治疗较为困难,需长期坚持。
可采用局部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甲银屑病褶皱部位银屑病易继发感染,治疗需谨慎。
可选用糖皮质激素、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等外用药物。腋下、腹股沟等褶皱部位银屑病特殊部位银屑病
05随访与管理
短期随访治疗初期需每周随访,观察病情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长期随访病情稳定后可每月或每季度随访。
长期随访有助于监测病情复发及药物远期不良反应。随访内容随访时需检查皮损情况、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
同时监测血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