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国手部湿疹诊疗专家共识(2021版)解读PPT课件.pptx
文件大小:7.22 MB
总页数:23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3.91千字
文档摘要

中国手部湿疹诊疗专家共识(2021版)解读主讲人:XXX2025.5、诊断及鉴别诊断三、临床表现及分类二、病因及发病机制一、手部湿疹概述目录CONTENT05五、治疗

01一、手部湿疹概述

定义手部湿疹是发生于手部的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等原发皮损及鳞屑、皲裂等继发皮损,常伴有瘙痒。

该病病因复杂,症状多样,病程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工作和心理状态。流行病学国外一般人群发病率为5‰~8‰,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我国尚缺乏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但临床较为常见,多见于长期接触刺激物或变应原的人群,如医务人员、家庭主妇等。疾病定义与流行病学

患者手部皮肤受损,出现干燥、粗糙、疼痛等症状,影响日常活动,如写字、拿东西等。

严重时可导致手部功能障碍,影响生活质量。Part01高风险职业人群如美发师、建筑工人等,因频繁接触刺激物,易发病且病情反复,影响工作效率和职业发展。

慢性手部湿疹患者可能因病情加重而无法正常工作,增加经济负担。Part02病程长且反复发作,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手部皮肤外观受损,影响患者社交活动,进一步加重心理负担。Part03对生活的影响对工作的影响对心理的影响疾病危害

02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接触性变应原常见变应原有金属制品(镍、铬、钴)、天然橡胶、芳香剂、食物蛋白等。

接触后可引发Ⅳ型超敏反应,导致皮肤炎症反应,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皮损。接触性刺激物包括强刺激物如酸、碱、有机溶剂,以及弱刺激物如水、肥皂、洗涤剂等。

长期反复接触可破坏皮肤屏障,引起刺激性接触性皮炎,表现为皮肤干燥、皲裂、鳞屑等。机械损伤如外伤、搔抓、长期摩擦等可直接损伤皮肤,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易引发感染和炎症反应。

机械损伤后皮肤修复能力下降,进一步加重皮肤病变。外源性因素

特应性体质在内源病因中占主导地位,有特应性皮炎病史者患手部湿疹风险显著增加。

遗传因素可能影响皮肤屏障功能和免疫反应,使患者更易发病。精神压力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皮肤免疫功能紊乱,加重手部湿疹病情。

精神因素可能通过影响神经递质和激素水平,间接影响皮肤屏障功能。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如免疫失衡、免疫缺陷等,可导致皮肤对刺激物和变应原的反应性增强。

免疫细胞被激活后释放多种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进一步加重皮肤炎症反应,形成恶性循环。遗传因素精神状态机体免疫状态内源性因素

恶性循环形成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和免疫反应激活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手部湿疹反复发作,病情迁延不愈。

病程延长后,皮肤病变更加复杂,治疗难度增加。皮肤屏障功能是手部湿疹发病的核心环节,屏障功能下降后外界物质及病原微生物更易进入皮肤,加重组织损伤及炎症反应。

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可导致皮肤干燥、脱屑,进一步影响皮肤的正常生理功能。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免疫反应激活皮肤暴露于刺激物和变应原后,固有免疫细胞被激活,释放炎症因子,启动免疫反应。

T细胞被活化后释放多种细胞因子,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导致皮肤病变加重。发病机制

03三、临床表现及分类

Part01Part02Part03急性手部湿疹病程≤3个月或1年内发作≤1次,多为短期内接触因素导致发病。

皮损主要表现为红斑、肿胀、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等,伴有明显瘙痒或疼痛。慢性手部湿疹病程3个月或每年复发≥2次,多为内外因素共同引起。

皮损多表现为皮肤增厚、苔藓样变、角化过度、鳞屑、皲裂等,急性发作时也可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主观症状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疼痛,瘙痒多为持续性,夜间加重,影响睡眠。

部分患者可因瘙痒而搔抓,导致皮肤破损,继发感染。临床表现

急性手部湿疹:病程较短,多为接触因素引起,症状较轻,但急性发作时症状明显。

慢性手部湿疹:病程长,易复发,多为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症状复杂,治疗难度大。根据病程分类01外源性手部湿疹:包括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接触性荨麻疹/蛋白接触性皮炎等。

内源性手部湿疹:包括特应性手部湿疹、内源性水疱型手部湿疹、内源性角化型手部湿疹等。

混合性手部湿疹:同时具有外源性和内源性手部湿疹的特点,临床上较为常见。根据病因分类02指尖湿疹:局限于指尖的干燥、皴裂、鳞屑样损害,常因长期接触刺激物导致。

角化型手部湿疹:主要表现为手掌及指腹部境界清楚的角化过度及疼痛性裂隙,多呈慢性经过。特殊类型03分类

04四、诊断及鉴别诊断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职业、发病时间、可疑变应原接触史、加重或缓解因素、神经精神状态等。

了解患者是否有特应性体质及其他皮肤病史,如银屑病等,有助于明确病因。辅助检查斑贴试验:建议对所有手部湿疹患者进行斑贴试验,明确潜在致敏因素。

点刺试验:主要用于诊断接触性荨麻疹/蛋白接触性皮炎,明确病因。

特异性IgE测定:用于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