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编号:02
教学时间:3学时
教学班级:20XX级口腔专业2班
授课类型:讲授式、互动式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心搏骤停的诊断、心肺脑复苏的CAB步骤。
2、熟悉心搏骤停的原因、类型,熟悉心搏骤停患者复苏不同阶段的抢救重点。
3、了解心搏骤停复苏时用药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心搏骤停的诊断、心肺脑复苏的CAB步骤。
2、熟悉心搏骤停的原因、类型,熟悉心搏骤停患者复苏不同阶段的抢救重点。
教学难点:
1、掌握心搏骤停的诊断、心肺脑复苏的CAB步骤。
2、熟悉心搏骤停的原因、类型,熟悉心搏骤停患者复苏不同阶段的抢救重点。
*
【教学过程、内容、办法及时间分配】
第二部分心肺脑复苏
第一节心搏骤停的评估
1、定义:心搏骤停(suddencardiacarrest,SCA)是指正常或无重大
病变的心脏,在严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突然停止跳动而不能排出足
够的血液,引起全身缺血、缺氧。心搏骤停导致意外性非预期猝死,
如及时采取有效的复苏措施,其成活率高达70%-80%,应积极组织
抢救。
2、心脏停搏:任何慢性病患者在死亡时,心脏都要停搏,称之为心脏
停搏,而非“骤停”。
3、心搏骤停的原因
A.心源性心搏骤: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原发性心肌病;先天性心
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危险性心律失常。
B.非心源性心搏骤停:呼吸停止;麻醉;手术意外;心导管检查;
电击、雷击、溺水;严重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平衡失调(低钾、
低钙、高镁、高钾);药物中毒或过敏。
4、心搏骤停的类型
A.心室颤动,简称室颤,是心搏骤停最常见的类型。
B.心搏骤停,又称心室静止,心房、心室完全失去电活动能力,
心电图显示房、室均无激动波,呈一直线,或偶见P波。
C.心电-机械分离。
5、心搏骤停的诊断:心搏骤停是临床死亡的标志,发生突然,多无先
兆症状。
主要表现有:意识突然消失,深昏迷,呼之不应;大动脉搏动消失;
自主呼吸停止或抽搐样呼吸;瞳孔散大并固定;心音消失或心电图
显示为心室颤动、心电-机械分离、心室停搏;面色苍白或发绀。
第二节心肺脑复苏
1、定义:使心搏、呼吸骤停的患者迅速恢复循环、呼吸和脑功能的抢
救措施称为心肺脑复苏(CPCR)。
2、完整的CPCR包括三阶段
A.基础生命支持(basiclifesupport,BLS)
B.进一步生命支持(advancedlifesupport,ALS)
C.延续生命支持(prolongedlifesupport,PLS)
3、AED操作
A.4个常规步:开电源;接电极贴片;分析心律;电击(如被告
知)
B.注意事项:电击前需详细检查器械及设备,并做好抢救工作的
一切准备;电极板应与病人皮肤密切接触,保证良好的导电,
以免引起烧伤;电击时,任何人不得接触病人及其病床,以免
触电。
4、基础生命支持
A.主要目标:迅速准确地判断心搏骤停;立即实施复苏,以从体
外支持患者的心泵循环和通气;通过BLS,至少能维持人体重
要器官基本血氧供应。
B.BLS主要任务: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
CPR)
C.BLS三个步骤
开放气道(A:airway):仰面举颏法;托下颌法
人工呼吸(B:breating):口对口呼吸;口对鼻及口对口鼻呼
吸。
重建循环(C:circulation):按压部位;按压方法;按压频
率;按压和放松时间;按压时,注意部位要准确、要快速、用
力按压;按压与呼吸的比例30:2;
5、人工呼吸注意事项。
6、团队分工合作的复苏方法。
7、简易呼吸器组成呼吸囊、呼吸活瓣、衔接管、面罩。
8、简易呼吸气囊
A.使用
B.注意事项
9、复苏有效指标:神志转清醒;瞳孔由大变小:面色转为红润;可触
及大动脉搏动;肱动脉收缩压≥60mmHg。
10、总结复苏操作要领。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