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南修订背景
·血脂异常流行病学
·血脂筛查
·血脂管理治疗原则
·降脂药物
·其他降脂治疗措施
·特定人群血脂管理;
·指南修订背景
·血脂异常流行病学
·血脂筛查
·血脂管理治疗原则
●降脂药物
·其他降脂治疗措施
·特定人群血脂管理;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城乡居民死亡原因第;
8.2%
8%
4.9%
4%
2%
0%
高TC血症;
理指南修订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发布后
世界范围内血脂领域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考虑到人群血脂合适水平随ASCVD危险分层的级别不同而不同,在没有危险因素的人群中,可视为“正常”的LDL-C水平,对ASCVD超(极)高危患者而言则属明显升高。因此,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经认真讨论后,决定将“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改为“血脂管理指南”
A5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LDLC:低密宽窃蛋白艳固醇
1.中国成人血缴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必员会中华心血世房杂志,2016,44C10):833-85.
2.中国自踏管理茄市修订跃合专京类员会中华心血世病杂志2023,51(3):221-255.;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的发布推进中国ASCVD防治
·ASCVD为主的CVD是我国城乡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占死因构成的40%以上1,2
·近年来,我国ASCVD的疾病负担仍继续增加,防控工作形势严峻1,3
中国ASCVD发病率趋势(1990-2016)3中国ASCVD死亡率趋势(1990-2016)3;
指南修订背景
血脂异常流行病学
血脂筛查
血脂管理治疗原则降脂药物
其他降脂治疗措施
特定人群血脂管理;
,中国成人TC和非HDL-C水平大幅度升高
·一项近期发表的覆盖全球200个国家的研究报告显示:1980年-2018年,中国成人的TC和非HDL-C的平均水平显著升高,是增长值最高的国家之一1
中国成人TC和非HDL-C平均水平增长高1;
症尤甚
中国人群血脂水平变化趋势中国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变化趋势;
中国儿童和青少年血脂水平也显著升高;
100%
80%
54.6%
60%
40%
20%
0%
数
高危人;
中国ASCVD防控的重要目标和核心策略在于;
目录;
脂蛋白的物理及生物学特性和功能;
有效防治ASCVD
血脂检测是发现血脂异常、评估ASCVD风险和确定干预策
略的???础
血脂筛查是提高血脂异常早期检出率和知晓率的
有效方式
血脂检测的频率应依据年龄、ASCVD风险及治疗措施监测的需要而定
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检测实验室名称、联系电话等
·样本编号、采样时间、接收时间、检测时间和报告时间
·原始样本类型
·检测方法:如酶法、免疫比浊法等
·用SI单位或可溯源至SI单位报告的检测结果
·生物参考区间(临床危险性分层值)等
·以文字形式对检测结果进行解释,必要时可用图或表格形式表达
·其他警示性或解释性注释(如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原始样品质或量等)
·检验者、报告(审核)者姓名
TC: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指蛋白胆田醇;HL-C:高密度脂蛋白胆田醇;T6:甘油三隋;Lpla):脂蛋白);ApoB:载脂蛋白B:ApoA1:载脂蛋白A1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要员会中国循环杂志2023,38(3):237-271.;
·40岁成年人每2~5年进行1次血脂检测(包括TC、LDL-C、HDL-C和TG),≥40岁成年人每年至少应进行1次
·ASCVD高危人群应根据个体化防治的需求进行血脂检测
·在上述人群接受的血脂检测中,应至少包括1
次Lp(a)的检测
·血脂检测应列入小学、初中和高中体检的常规项目
·FH先证者的一级和二级亲属均应进行血脂筛查,增加FH的早期检出率;
2023版指南
口筛查频率和检测指标
·40岁成年人每2~5年进行1次血脂检测(包括TC、LDL-C、HDL-C和TG),≥40岁成年人每年至少应进行1次
·ASCVD高危人群应根据个体化防治的需求进行血脂检测
·在上述人群接受的血脂检测中,应至少包括1次Lp(a)检测
·血脂检测应列入小学、初中和高中体检的常规项目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先证者的一级和二级亲属均应进行血脂筛查,增加FH的早期检出率
口重点检查对象
·有ASCVD病史者
·存在多项ASCVD危险因素的人群
·有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者,或有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
·皮肤或肌腱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