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儿科护理模拟习题与答案(附解析)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小儿"生理性贫血"多见于
A、出生后2~3个月
B、出生后4~5个月
C、出生后6~8个月
D、出生后8~10个月
E、出生后10~12个月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小儿出生后随着自主呼吸的建立,血氧含量增加,红细胞生成素减少,骨髓造血功能暂时性降低,网织红细胞减少;胎儿红细胞寿命较短,且破坏较多(生理性溶血);加之婴儿生长迅速,循环血量迅速增加等因素,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逐渐降低,至出生后2~3个月时红细胞数降至3.0×1012/L、血红蛋白量降至100g/L左右,出现轻度贫血,称为“生理性贫血”。
2.分泌生长激素的器官是
A、下丘脑
B、性腺
C、肾上腺
D、腺垂体
E、胸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生长激素是由腺垂体分泌的。下丘脑主要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等调节腺垂体的功能;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胸腺分泌胸腺素等;性腺分泌性激素等。
3.由于控制ADH合成的基因缺陷可致
A、继发性尿崩症
B、原发性尿崩症
C、肾性尿崩症
D、精神性烦渴
E、遗传性尿崩症
正确答案:B
4.患儿7.5个月早产,生后1个月来门诊健康咨询,患儿行母乳喂养,母孕后期有小腿抽筋。患儿除有时睡眠不安外,其他症状。体检:一般状态好,未见异常体征。血清钙2.2mmol/L,指导其母需采取的措施是
A、口服维生素D31万U
B、口服维生素D每日400U
C、肌注维生素D330万U
D、喂维生素D强化牛奶
E、口服活性钙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足月儿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U/d,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生后1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800U/d,3个月后改预防量400U/d。该患儿为早产儿,目前血清钙正常,应口服维生素D每日400U进行预防。
5.“0”形腿或“X”形腿多见于
A、3岁以后
B、生后1-2个月
C、生后6-10个月
D、1-2岁
E、生后3-4个月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主要表现为骨骼改变,“0”形腿或“X”形腿多见于1岁以后站立行走后,由于骨质软化和肌肉关节松弛,在走、立的重力影响下可出现。1-2岁小儿开始站立行走,所以该表现多见于1-2岁。
6.5岁小儿上臂围小于多少为营养不良
A、10.5cm
B、11.5cm
C、12.5cm
D、13.5cm
E、14.5cm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5岁小儿上臂围大于12.5cm为营养良好;小于12.5cm为营养不良。所以5岁小儿上臂围小于12.5cm为营养不良,答案选C。
7.患儿女,胎龄34周,日龄3天,出生体重2300g,心率120次/分,呼吸佳,四肢活动自如。若该患儿突发呼吸暂停,下列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A、可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
B、仰卧时肩下放置软垫,避免颈部屈曲
C、无需处理,等其自行恢复
D、拍打足底,将患儿置于水囊床垫上
E、床旁准备急救物品和药物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该患儿为早产儿,突发呼吸暂停时,应立即进行处理,不能等其自行恢复。可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仰卧时肩下放置软垫避免颈部屈曲,拍打足底、将患儿置于水囊床垫上以刺激呼吸,同时床旁要准备急救物品和药物。
8.引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因素应除外
A、胎儿脐带受压
B、胎粪吸入致呼吸道阻塞
C、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D、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升高
E、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主要与围生期窒息等导致的缺氧、缺血有关。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影响胎盘血流灌注致胎儿缺氧;胎儿脐带受压可引起胎儿血供受阻导致缺氧;胎粪吸入致呼吸道阻塞可引起通气障碍进而导致缺氧;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可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导致组织器官缺氧。而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升高主要与黄疸相关,一般不是引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直接因素。
9.婴幼儿添加新辅食的指标下列哪项不妥
A、生长发育过快
B、喜进食
C、入睡好
D、体重增加规则
E、便软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婴幼儿添加新辅食的指标包括:婴儿体重增长良好,一般体重增加规则;婴儿能吃、愿意吃;大便软;入睡好等。生长发育过快不是添加新辅食的适宜指标,此时需综合评估婴儿的整体状况,判断是否适合添加新辅食。
10.属于意识障碍的表现是
A、双侧瞳孔不等大
B、嗜睡、昏迷
C、布鲁津斯基征阳性
D、巴宾斯基征阳性
E、前囟饱满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意识障碍包括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等不同程度的表现。布鲁津斯基征阳性多见于脑膜炎等脑膜刺激征相关疾病;巴宾斯基征阳性是病理反射,提示锥体束受损;双侧瞳孔不等大常见于颅脑病变如脑疝等;前囟饱满多见于颅内压增高相关疾病,这些均不属于意识障碍的表现。
11.新生儿分类方法下列哪项不正确
A、按胎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