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山西省基本医保门诊慢特病保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ocx
文件大小:37.47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1.07千字
文档摘要

山西省基本医保门诊慢特病保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8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11-265-02

一、制度运行举措及成效

(一)慢特病保障种类不断增加

(二)制度保障人群覆盖面持续拓宽

(三)制度保障水平逐步提高

二、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从不同制度类型来看,居民医保在保障人群范围和保障水平方面均相对较低,前者的制度间差异值得关注

(二)从不同统筹地区来看,政策性差异较为突出,除与地区筹资能力相关外,制度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值得关注

通过对山西省12个统筹地区基本医保门诊慢特病保障政策的梳理,以及制度运行情况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到,在山西省门诊慢特病保障统一病种范围和认定标准的基础上,各统筹地区对门诊慢特病的保障政策设定仍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统筹地区间制度保障水平的差异,一方面与筹资水平直接相关,但具体的保障模式、不同的倾斜政策及规定,也直接影响制度运行成效。在山西省统一门诊慢特病病种和资格认定标准的基础上,有必要进一步规范政策细节,对就医管理和待遇给付的诸多细节进行规范统一,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三)从不同患病种类来看,由于基础费用水平差异较大,个别病种患者个人负担过重值得关注

三、进一步完善门诊慢特病保障的政策建议

(一)在就医管理和待遇给付方面进一步细化规范政策措施,逐步缩小不同统筹地区之间的政策性差异

(二)结合参保人群特征制定差异化政策宣导措施,进一步缩小不同制度之间的覆盖面差异

(三)进一步规范门诊慢特病的认定标准,并建立以定点医疗机构为主、医保经办机构为辅的资格认定方式

(四)积极探索构建与门诊慢特病保障相适应的多元复合费用支付方式,提升基金使用效率。

(五)探索从病种保障向费用保障做转变,促进门诊慢特病保障与普通门诊统筹的衔接,不断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

[1]高建华.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筹资标准再提高[N].山西日报,2021.8.

[2]庞瑞芝,李帅娜.我国医疗资源配置结构性失衡与“看病贵”——基于分级诊疗体系的视角[J].当代经济科学,2016,44(03):97-110.

[3]廖藏宜.门诊慢特病医保人头打包付费的政策机制设计[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21(11)

[4]张翠萍,曾绍文,罗盛,等.山东省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管理政策梳理及评价[J].卫生经济研究,2021(10)

[5]姚雯,颜建周,邵蓉.基于配套体系比较的我国基本医保门诊慢性病政策完善研究[J].中国医疗保险,2021(10)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