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专业知识(二)之第四章第1节抗酸药和胃黏膜保护药第2节抑酸药
不建议用5%葡萄糖稀释PPI
头晕、嗜睡
增加特定类型感染的风险,如伪膜性肠炎、吸入性肺炎
低镁血症,合用强心苷类药物要检测血镁变化
血镁低导致血钾低,血镁低然后血钾低,先补镁再对抗血钾低
维生素B12、维生素C吸收下降
骨质疏松骨折
高胃泌素血症
口干、便秘
用法用量
餐前1h整片吞服
MUPS剂型可以口腔含化或分散在水中
MUPS剂型:MUPS是通过压缩含药物颗粒和粉末赋形剂的混合物而产生的多颗粒药物固体剂型。颗粒具有含有或涂有活性成分的球形核心,并具有一个或多个保护层(纤维素和丙烯酸聚合物)以控制药物释放
肠溶片不可咀嚼或压碎
注射液只能用NaCl溶液或专门溶剂
药物相互作用
肝药酶抑制剂,与华法林、地西泮、苯妥英钠合用,使之代谢减慢。
氯吡格雷可以和泮托拉唑合用,右/兰索拉唑、泮托拉唑对其影响较小
右兰索拉唑对氯吡格雷的影响最小
可以和氯吡格雷合用的PPI:雷贝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右兰索拉唑
奥美拉唑
用法用量
奥美拉唑口服用于Hp根除时,一次20mg,一日2次
泮托拉唑
用法用量
泮托拉唑口服用于Hp根除时,一次40mg,一日2次
泮托拉唑静脉给药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时,一次40~80mg,一日1~2次
艾司奥美拉唑
用法用量
艾司奥美拉唑口服用于Hp根除时,一次40mg,一日2次
艾司奥美拉唑用于降低成人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内镜治疗后再出血风险:首先静脉滴注80mg,持续时间30min,然后持续静脉滴注,8mg/h。
钾离子竞争性酸抑制剂
作用机制
竞争胃壁细胞膜腔面的K+
作用特点
对质子泵产生可逆性抑制
抗幽门螺旋杆菌
具有持久的胃酸分泌抑制作用
起效迅速、代谢慢、更持久,不影响氯吡格雷
胃黏膜保护药
作用机制
表浅上皮细胞分泌黏液和HCO3-构成黏液-HCO3-屏障和细胞屏障
米索前列醇
作用机制
抑制壁细胞的胃酸分泌
促进浅表细胞分泌黏液和HCO3-
抑制胃蛋白酶分泌
增加胃黏膜血流,促进胃黏膜上皮细胞增殖
临床应用
胃和十二指肠溃疡,预防复发,对长期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消化性溃疡、胃出血有特效
具有宫颈软化,增强子宫张力及宫内压作用,和米非司酮序贯合并使用,终止停经49日内早期妊娠和产后出血
腹部绞痛、腹泻
不良反应
腹泻、腹痛、恶心、头疼等
皮疹、头痛、头晕
致畸,妊娠期禁用
用法用量
溃疡治疗,一日0.8mg,分2次或4次服用(早、中、晚、睡前)
预防NASID引起的消化性溃疡,一次0.2mg,一日2~4次
与米非司酮序贯终止妊娠,服用米非司酮36~72h后,单次空腹顿服0.6mg
单次剂量不超过0.2mg
与食物同服
避免和含镁制剂合用,因为镁制剂会引起腹泻
枸橼酸铋钾
作用机制
保护溃疡面,阻止胃酸、酶、食物对溃疡的侵袭
降低胃蛋白酶活性,增加黏蛋白分泌
促进黏膜释放前列腺素,保护胃黏膜
抗幽门螺旋杆菌
吉法酯
药理作用
保护胃黏膜,增加溃疡面的修复
增加胃黏膜前列腺素分泌
防止黏膜电位差低下
促进可溶性黏液分泌,增加可视黏液层厚度,增强胃黏膜屏障
扩张胃黏膜循环,改善血流分布
经典例题
在消化系统中,以原型从肾脏排出的药物:
雷尼替丁、法莫替丁、普芦卡必利、匹维溴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