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经络腧穴学习题库(含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十二经脉中阳经与阳经(同名经)的交接部位在
A、腹中
B、上肢末端
C、下肢末端
D、胸中
E、头面部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十二经脉中阳经与阳经(同名经)的交接部位在头面部。如手足阳明经交接于鼻旁,手足太阳经交接于目内眦,手足少阳经交接于目外眦等。
2.十二经脉的别络分布为
A、起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颃(面)
B、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腹〉
C、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角(头)
D、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贲(胸)
E、起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走向其表里的经脉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十二经脉的别络均从本经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分出,走向其表里的经脉,以沟通表里两经的气血。选项A所述为足阳明胃经别络的分布;选项B所述为足太阴脾经别络的分布;选项C所述为手阳明大肠经别络的分布;选项D所述为手太阴肺经别络的分布。
3.地五会是
A、胆经上的穴位
B、络穴
C、输穴
D、荥穴
E、原穴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地五会是足少阳胆经上的穴位,不是原穴、荥穴、络穴、输穴。其为足少阳胆经腧穴,定位在足背,当足4趾本节(第4跖趾关节)的后方,第4、5跖骨之间,小趾伸肌腱的内侧缘。
4.腹中线旁开2寸的经脉是
A、足厥阴肝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太阳膀胱
E、足太阴脾经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足阳明胃经在腹部的循行是:从缺盆下,经乳中,向下挟脐旁开2寸,下行至腹股沟处的气街穴。所以腹中线旁开2寸的经脉是足阳明胃经。
5.属于腧穴近治作用的是
A、呕吐取公孙
B、头痛取列缺
C、血病取膈俞
D、膝痛取梁丘
E、气病取膻中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近治作用是指腧穴均能治疗其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证,所以膝痛取梁丘属于腧穴近治作用。气病取膻中、血病取膈俞体现的是腧穴的远治作用;头痛取列缺、呕吐取公孙体现的是腧穴的特殊作用中的八脉交会穴的应用。
6.常用于治疗疝气、少腹痛的膾穴是
A、太冲
B、隐白
C、期门
D、中脘
E、大敦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大敦为足厥阴肝经井穴,可治疗疝气、少腹痛等肝经病证。期门主要用于治疗肝、胆、胃等脏腑病证;中脘主要治疗脾胃等消化系统病证;隐白主要治疗月经过多、崩漏等妇科病证及脾胃病证;太冲主要治疗肝经相关病证如头痛、眩晕等,但对于疝气、少腹痛不如大敦针对性强。
7.下列有关天枢穴的内容,除哪项外,均是正确的
A、脐中旁开4寸
B、既治腹泻又治便秘
C、大肠募穴
D、直刺1.0?1.5寸
E、可灸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天枢穴位于脐中旁开2寸,不是4寸,A选项错误;天枢穴既能治疗腹泻,又能治疗便秘,B选项正确;天枢穴是大肠募穴,C选项正确;天枢穴直刺1.0-1.5寸,D选项正确;天枢穴可灸,E选项正确。
8.胸乡穴位于
A、任脉旁开6寸,第二肋间隙
B、任脉旁开6寸,第三肋间隙
C、任脉旁开6寸,第六肋间隙
D、任脉旁开6寸,第五肋间隙
E、任脉旁开6寸,第四肋间隙
正确答案:B
9.阴谷穴的特定穴属性是
A、络穴
B、原穴
C、合穴
D、郄穴
E、经穴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阴谷穴为足少阴肾经的合穴。合穴多位于肘膝关节附近,阴谷穴位于屈膝时,当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肌腱之间,也就是膝关节的后方,所以它的特定穴属性是合穴。
10.为足少阳经病候的是
A、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
B、实则挺长,虚则暴痒
C、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
D、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
E、实则厥,虚则痿蹵,坐不能起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足少阳胆经的病候主要表现为“是主骨所生病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选项C符合足少阳经病候描述;选项A“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为足厥阴肝经病候;选项B“实则挺长,虚则暴痒”为督脉病候;选项D“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与足阳明胃经相关;选项E“实则厥,虚则痿蹵,坐不能起”为足太阳膀胱经病候。
11.募穴指的是
A、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
B、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
C、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8个输穴
D、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腧穴
E、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A选项描述的是背俞穴;C选项指的是八脉交会穴;D选项指的是下合穴;E选项指的是交会穴。
12.箕门穴位于血海上
A、4寸
B、2寸
C、10寸
D、8寸
E、6寸
正确答案:C
13.不与鼻发生联系的经脉是
A、胃经
B、督脉
C、小肠经
D、大肠经
E、胆经
正确答案:E
14.足少阴肾经的母穴是
A、阴谷
B、太溪
C、涌泉
D、然谷
E、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