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针灸学》课件——灸法的种类.pptx
文件大小:7.41 MB
总页数:2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1
总字数:约5.26千字
文档摘要

二、灸法的种类第二节灸法

二、灸法的种类(一)艾灸1.艾炷灸艾炷灸是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手搓捏成大小不等的圆锥形艾炷,置于施灸部位点燃而防治疾病的方法。艾炷的大小常分为三种规格,小炷如麦粒大;中炷如黄豆大;大炷如蚕豆大。每燃烧完一个艾炷,称之为一壮。艾炷灸可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第二节灸法

二、灸法的种类(一)艾灸1.艾炷灸艾炷灸是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手搓捏成大小不等的圆锥形艾炷,置于施灸部位点燃而防治疾病的方法。艾炷的大小常分为三种规格,小炷如麦粒大;中炷如黄豆大;大炷如蚕豆大。每燃烧完一个艾炷,称之为一壮。艾炷灸可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第二节灸法

二、灸法的种类(一)艾灸(1)直接灸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的方法。根据灸后对皮肤刺激程度的不同,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两种。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若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第二节灸法

二、灸法的种类(一)艾灸(1)直接灸无瘢痕灸①选择体位——舒适、平正、宜于持久。②安放艾炷——穴位局部涂以少许葱、蒜的汁液,增加刺激,放置中、小艾炷。③点火施灸——病人感到灼痛,可在施灸处周围轻轻拍打以减轻疼痛。灸完一壮后,用纱布蘸冷开水轻檫灸处,反复灸7~9壮。④灸后处理——敷膏药,灸后护理。⑤适用病症——顽固性疾病第二节灸法

二、灸法的种类(一)艾灸(1)直接灸无瘢痕灸⑥施灸将施灸处涂少许凡士林,安放中、小艾炷,点燃灸之;出现灼痛时用镊子夹去艾炷或压灭,更换艾炷再灸;连续灸3~7壮,以皮肤轻度红晕为度。⑦适用病证——一般虚寒性疾患。第二节灸法

第二节灸法二、灸法的种类(一)艾灸(2)间接灸是指用药物或其他材料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灸的方法,故又称隔物灸。治疗时,发挥了艾灸和药物的双重作用,从而有特殊的效果。间接灸所用间隔药物或材料很多,如以生姜间隔者,称隔姜灸;用食盐间隔者,称隔盐灸;以附子饼间隔者,称隔附子饼灸。

第二节灸法二、灸法的种类(一)艾灸(2)间接灸隔姜灸①施灸——将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cm,厚约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将姜片置于施灸的部位,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再易炷再灸。一般灸5~10壮,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疱为度。②作用——具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作用。常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以及风寒痹痛等病症。

第二节灸法二、灸法的种类(一)艾灸(2)间接灸隔蒜灸①施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约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捣成蒜泥亦可),置于应灸腧穴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一般灸5~7壮。②作用——有清热解毒、杀虫等作用。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痨及初起的肿疡等病症。

第二节灸法二、灸法的种类(一)艾灸(2)间接灸隔盐灸①施灸——又称神阙灸,本法只适于脐部。用干燥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艾炷施灸。此法具有回阳、救逆、回脱之力,但须连续施灸,不拘壮数,以期脉起、肢温、证候改善。②作用——有临床上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等病症。

第二节灸法二、灸法的种类(一)艾灸(2